電腦版
封面

搜尋 繁體

最新完整章節列表 正序 倒序

正文(如果順序錯亂,請先訪問封面)

  1. 二、宗藩框架之下清政府對外國海難人員的政策
  2. 四、個案研究二照管朝鮮物主不明漂海財物
  3. 三、謝清高欠租始末
  4. 四、Yemek、玉理伯裡部和康裡部中的伯嶽吾氏
  5. 汪大淵兩次出洋初考
  6. 五、錫蘭山佈施與錫蘭山之戰的關係
  7. 《清華國學叢書》總序
  8. 從太平洋到印度洋鄭和時代以前中國航海家的足跡與亞洲的海洋活動傳統
  9. 謝清高與居澳葡人有關《海錄》口述者謝清高几則檔案資料研究
  10. 二、再使哈烈
  11. 七、舟師導航法的進步
  12. 一、蒙古西征之前的忽闡河以東草原
  13. 三、個案研究一一位朝鮮漂海婦女的在華經歷
  14. 五、看待歷史上宗藩關係的另一種視角
  15. 《清代回疆法律制度研究》序
  16. 二、法顯與南海佛教之路
  17. 蒙古征服前操蒙古語部落的西遷運動
  18. 一、回鶻汗國時代漠北的蒙古部落札剌亦兒前史
  19. 二、白阿兒忻臺出使西域背景
  20. 四、航海科技的進步
  21. 三、蒙古伯嶽吾氏
  22. 四、有關明成祖與沙哈魯國書的幾個問題
  23. 三、動盪的年月
  24. 楞嚴寺本《大唐西域記》有關錫蘭山之戰記載的史源研究
  25. 五、清地方官府與澳葡當局對此案的態度
  26. 一、《大德南海志》中的“東洋”
  27. 海圖、針路與回回地理學
  28. 至元初年以前的垂河流域
  29. 二、記載明清呂宋—婆羅洲之間航路的史料
  30. “東洋”與“西洋”的由來
  31. 五、賈耽《皇華四達記》所記《廣州通海夷道》
  32. 三、白阿兒忻臺二使西域
  33. 宋元時代的馬八兒、西洋、南毗與印度
  34. 六、鴉片戰爭前澳門的司法管轄問題
  35. 一、海外地名的外國座標系統
  36. 《唐元四客卿史實考論》序札馬剌丁與《大一統誌》
  37. 從《不阿里神道碑銘》看南印度與元朝及波斯灣的交通
  38. 一、虎歹達報喪與白阿兒忻臺出使
  39. 一、問題的提出
  40. 一、漢籍中的亞美尼亞
  41. 二、回回地圓說及其入華
  42. 乾隆年間澳門的亞美尼亞商人
  43. 四、錫蘭山佈施碑
  44. 二、亞美尼亞商人在澳門
  45. 四、宋元時代垂河流域及周圍地區的社會狀況
  46. 五、海上絲路的要衝
  47. 二、蒙古國時代的垂河流域
  48. 四、謝清高與葡人的關係
  49. 一、從邵循正先生的研究談起
  50. 四、波斯文中史籍中的馬八兒及有關馬八兒國的考古發現
  51. 八、地理新知
  52. 三、明成祖致哈立麻喇嘛敕書及與楞嚴寺刻本《大唐西域記》相應內容之比較
  53. 開展內陸歐亞學的研究《歐亞研究》發刊詞
  54. 六、西遼時代的其他蒙古部落的西遷運動
  55. 三、四則史料對照及結論
  56. 一、西洋
  57. 九、汪大淵與其他往來東西的海內外旅行家
  58. 明清呂宋赴婆羅洲針路研究前近代我國東洋地理交通的傳統知識體系
  59. 《明與帖木兒王朝關係史研究》序
  60. 六、蒙元水師的海外征服
  61. 永樂初明與帖木兒帝國的使節往來
  62. 五、明成祖國書的波斯文譯本的來歷
  63. 一、謝清高開始租居澳葡人房屋的時間
  64. 三、南毗國
  65. 二、西遷的達旦人
  66. 二、西洋布和西洋絲布
  67. 一、值得注意的楞嚴寺刻本
  68. 二、楞嚴寺刊本有關錫蘭山之戰的記載
  69. 二、汪大淵的“東洋”之行
  70. 五、契丹勢力的西伸
  71. 二、中國土生海外地名
  72. 白阿兒忻臺及其出使陳誠初使西域背景研究
  73. 三、艱險的旅途
  74. 二、謝清高向葡商貸款糾紛的由來
  75. 乾隆年間清政府處理朝鮮海難事件案例研究看待宗藩關係的另一種視角

尾頁

輸入頁數

(第1/1頁)當前100條/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