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陸標作為導航的主要依據是最原始的導航法,也是中國舟師的主要導航法之一。即便其他更先進的導航法出現之後,這種陸標導航海也為中國舟師沿用了很長時間。
(一)陸標導航
在海圖出現以前,水手們在海上判斷航向的主要方法是地文導航術和天文導航術。所謂地文導航術即航舶不遠離大陸或沿海島嶼海岸線。舟師以所見地理標識確定船舶所在方位。南宋人周去非曾描述過當時水手辨識地理的情景:“舟師以海上隱隱有山,辨諸蕃國皆在空端。若曰往某國,順風幾日望某山,舟當轉行某方。或遇急風,雖未足日,已見某山,亦當改方。”(注:周去非:《嶺外代答》、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校注》,中華書局,1999年,第217頁。)
這就是說,舟師在運用地文導航術時,基本上以沿海島嶼或陸地上高聳的山峰為標誌。當海上隱隱有山時,便努力辨認,以圖確定是什麼地方。當商舶計劃前往某國時,舟師對航線所經各地的時刻,對船舶何時應轉變航向已經大體有數。順風行船當風速高時,船行速度快,按預定時辰推算,雖然尚不應轉向,但只要已見預定的地理座標,水手也果斷轉舵。如錯過陸標,喪失轉向時機,則稱為“舟行太過”,船舶會陷入險境,“無方可返,飄至淺處而遇暗石,則當瓦解矣。”(注:周去非:《嶺外代答》,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校注》,中華書局,1999年,第217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