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為這些樂器,他的學習機的才藝模組總算顯得多了些,現在點出來一看,還挺有成就感。
書法(精通):2%
水墨畫(熟悉):76%
太極拳(熟悉):93%
御術(入門):50%
投壺(入門):79%
古琴(入門):6%
簫(入門):1%
二胡(入門):1%
笙(入門):1%
他目前最好的才藝便是書法了,這也是他經常寫字的緣故,練的多熟練度就漲得快,不過他發現書法自從到了精通這一階段以後便漲得沒有以前快了,要寫以前五倍的量才有能漲一樣的進度條。
這也是潘安一個比較重要的發現,他可以看看其他技能達到精通以後是不是一樣就摸索出才藝技能在這方面是不是都是如此了。
現在他也算寫的一手好字,要是想像以前一樣抄書掙錢的話就可以抄比較高層次一些的,例如四書五經,而不光是啟蒙書籍了,抄寫四書五經的話價錢也是更上一籌的。
潘安也打算偶爾抄些書,臨摹一些畫作賺點錢,雖然他的廩訖銀夠他一年的生活費了,但是接近三年後,他是要去郡城考鄉試的,路費和住宿費等更加貴,折騰一趟少說也要四十兩,這是相當保守的估計,雖然家中賣草藥還算賺錢,但是供兩個讀書人還是很勉強的,他除了多給自己掙些紙墨錢,也得攢攢鄉試趕考費。當然也是在不影響自己讀書的情況下抽出一些時間來做,不然就本末倒置了。
一旦規劃好自己的學習生活,並且按照計劃在進行,潘安還是挺有成就感的,要想有出息,就不能犯懶啊,他的心態得繃住。
第48章 合奏
以往潘安鍛鍊身體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次堅持的時間還挺長,如今已經一個月了,他和王鈺,陳貞每天早上都去扎馬步,也是因為有人陪伴可以互相監督的原因,他們堅持的效果都還不錯。
潘安因為作弊器在身,馬步扎的非常不錯了,現在已經可以堅持兩刻鐘了,王鈺由於身材問題姿勢一直做的不太標準,武師傅就先讓他每天繞著演武場跑圈,加上王鈺自打來了府學學習刻苦多了,府學飯菜一般,他吃的不多,如今人瘦了不少,雖然仍舊是個胖子。
陳貞體質比潘安還弱,再加上年紀小定性還不夠,扎馬步最多堅持十分鐘,所以偶爾也陪王鈺跑圈。
三人逐漸適應了在府學的生活,潘安在這一個月中對府學的師資力量有了更明確的瞭解,
府學中有教諭一人,同進士出身,姓王名蘅,專授策論,同時兼教吹簫。
訓導四人,訓導是輔助教諭的助手,皆為舉人出身,其他課程都是這四位教授,四位訓導分別為趙涵、謝正、吳昌明、韓諾,其中韓諾擅琴,吳昌明擅算,謝正擅詩賦,趙涵擅水利農桑。
另外還有囑託一人,姓鄭名清擇,舉人出身,負責約聘教員。
潘安之所以會對府學中的教員如此關注,其實還是想能夠拜得一師,有師父教導,科舉之路會好走一些,許多人成為秀才之後都會考慮這一點,不過狼多肉少,拜師一般都是拜官員或是大儒,像在府學中,大家基本都盯著教諭一人,訓導們雖然學識豐富,但是對於下一步目標是舉人的秀才們,大家都覺得自己不久會成為舉人,所以幾乎沒有拜舉人為師的,除非是那些覺得自己已經無望考上舉人的。
因此潘安和王鈺的目標也是教諭王蘅,而陳貞的話據他所言,待他年齡稍長,學識更盛,或是參加過鄉試有所獲之後,他的縣令叔叔就會為他推薦一位名師。這就是傳說中的朝中有人好辦事,潘安和王鈺是羨慕不來的。
其實王鈺還想過拜武安縣縣令為師,畢竟他外公和縣令有些交情,只可惜縣令公務繁忙,無暇教授弟子,所以就被婉拒了,他的拜師之路也是挺坎坷的。
現在兩人都打上了王蘅的主意,不過想拜王蘅為師的多了,幾乎囊括整個府學,畢竟就這麼一個是進士出身,雖然是同進士,那也是上了金榜的,於是王蘅教諭在府學的人氣就不用說了,在他課上學生們是最為活躍的,一下課就被一大群人圍著,可以說備受關注。
也是因為如此,這位教諭不勝其煩,除了上課期間其他時候生員們基本都找不到他人,他也曾數次放話沒有收徒的意思,但是秀才們都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王蘅教諭的受關注程度沒有絲毫緩解。
潘安和王鈺也只能是先碰碰運氣,王鈺簫吹的還不錯,雖然不算拔尖,但是好歹引起過王蘅的一點關注,潘安在簫上沒什麼天份,雖然學習機在手,但是沒興趣也不能太過勉強自己,所以只能另闢蹊徑,暫時沒什麼主意。
今天下午就是樂器課程,不過比較特殊,這一節琴和簫一同上課,也就是王蘅教諭和韓諾訓導一起,這兩位私交不錯,因為一個擅琴一個擅簫,尤其喜歡琴簫合奏,正趕上他們都是今天下午有空,所以就有了今日的琴簫合體課。
潘安也是比較開心的,他在古琴上有些天份,所以現在只上韓諾訓導的樂器課,王鈺和陳貞則都喜吹簫,兩人各買了玉簫竹簫,平時也常常練習,潘安則不然,古琴的價格太高,就是最便宜的也不是他現在能買得起的,所以只能偶爾借府學中的公共的,這還要排隊等候,所以他古琴的進度也不快,好歹自身天賦不錯,韓諾訓導對他優待一點,他接觸古琴的時間還比別人長一點。
“安弟,你我合奏練習吧。”潘安略囧,他目前只會一首曲子,那就是古琴最簡單的入門曲《仙翁操》,而王鈺學簫多年,雖說吹的不是極好,但也已經不錯了,他倆都不在一個等級上,合奏他是必然會拖累王鈺的。
“王兄,我古琴剛剛入門,只會一首《仙翁操》,估計很難跟上你的節奏,不然你與貞弟合奏吧。”陳貞雖說上的是王蘅的吹簫課程,但是古琴他也是會彈的,而且兩者都不錯,在王蘅課上屢屢受他誇獎,惹得不少人眼熱,王鈺羨慕得不行,可惜樂器這個東西還是很看天份的,有時候羨慕不來。
潘安更加覺得陳貞多才多藝,而且還能兼精數門,以後就算不能在官途有所建樹,倒是能當個藝術大家。
王鈺往陳貞的方向撇了撇,示意潘安去看,潘安看了也是無話可說,陳貞目前十分搶手,被好幾人圍了起來,都想和他合奏練習,沒辦法,誰讓他吹的好,要是兩人合奏表現得好,必然是會引起教諭訓導注意的。
王鈺自己也不是沒人邀請,不過大多水平一般,他覺得既然這樣還不如挑個和自己關係好的,合奏還是很看默契的,而且潘安最近表現在古琴上的天份不俗,時間長了相信他們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