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在的時候常去,他不在了後,就沒去過了。”
見杜錦寧引起了陳氏不好的記憶,杜方苓頓時瞪了她一眼,道:“問什麼問?娘累了一天了,你就不能讓她好生歇著。”
杜錦寧眨了一下眼,不作聲了。
陳氏卻以為她生氣了,忙罵杜方苓:“你瞪你弟弟作什麼?有你這樣當姐姐的嗎?你看看你姐跟你妹,哪個都比你懂事。”
杜方苓噘了噘嘴,一扭頭出去了。
陳氏轉過頭來,正要安慰杜錦寧,杜錦寧便忙笑道:“娘,沒事,我知道三姐是心疼你。”
“你都比你三姐懂事。”陳氏笑道,又問,“你問縣裡做什麼?”
杜錦寧猶豫了一下,走過去把門關上,又將兩邊的窗子都開啟一部分,好看得到院子的情況,防止別人偷聽。做完這些,她從褥子下面摸出兩張紙來,遞給陳氏:“娘,我寫了個故事,想拿去縣裡賣給書店。”
去縣裡如果用腳走,一來一回都得一天的功夫。以陳氏對她的緊張程度,她肯定不能瞞著她。否則杜方蕙中午回來要是見不到她,不知道會鬧出什麼大事來。而且,如果小說能賣出去,那麼錢的來歷是肯定要跟陳氏交待的。
在杜錦寧的記憶裡,杜家小三房窮得身上一文錢都沒有,但陳氏對她們的管教卻是十分嚴厲的。杜方苓小時候因為飢餓偷過人家地裡的東西吃,被陳氏知道了狠狠地打了一頓。她要是摸出幾兩銀子給陳氏,沒準陳氏就以為她是偷別人的。鬧將起來,這事可說不清楚。那還不如一開始就別瞞著陳氏。
反正她在杜寅生面前露了一手,表現出了自己的“不凡”,那麼再聰明“不凡”一點,也就沒什麼了。
“什麼?”陳氏果然十分吃驚,接過那兩張紙看了一眼,抬起頭來問杜錦寧道,“這是你寫的?”
杜錦寧點點頭。
陳氏望著杜錦寧,仍是不敢相信。杜錦寧沒上過學,怎麼可能會寫字。而且一個十歲的孩子,又沒見過什麼世面,能編出什麼故事來?可杜錦寧的性子,她是清楚的。這孩子向來實誠,從不撒謊,他說這故事是他寫的,還真有可能。
杜錦寧見她有懷疑,忙又從褥子下面摸出那三本書來,遞給陳氏:“這是伯祖父給我的。我原先去學堂偷聽,見過他們學這三本書。他們唸的我都會背,上面的字我也會寫,不信你問伯祖父,我還背過書給他聽呢。我聽伯祖父說那些讀書人不光喜歡念四書五經,還喜歡看故事,我就編了這個,想去換點錢。”
為了轉移陳氏的注意力,她又很煽情地道:“娘,我不想你那麼辛苦,更不想我生病了就拿大姐的親事去換。要是咱們手裡有了錢,當初我生病的時候大姐的親事就不會被許出去了。而且,家裡缺了油鹽或是別的東西,您也不用去山上幫人扛木頭了。”
果然,陳氏聽了這話,眼淚就禁不住溢了出來。她摸摸杜錦寧的頭,哽咽道:“好孩子……”
“娘,要不我把故事念給你聽,你聽聽好不好,能不能賣錢。”杜錦寧說著,就要去接陳氏手中的紙。
陳氏將手一避,抹了一把淚笑道:“你小看娘了,娘可是識字的。”
“娘您識字?”杜錦寧大吃一驚。
“嗯,你爹教的。”陳氏道,神色有些悵然。
杜錦寧沉默下來。
提起亡夫,陳氏本來還有些傷感,可看到杜錦寧那崇敬的目光,她不由得笑了起來:“這有什麼?娘可比你差遠了,娘可是學了好久,才識得一些字。”說著,她低下頭去,看杜錦寧寫的小說。
杜錦寧就有些期望。
蒲松齡的小說自然是沒話說,絕對夠好的,但她還是想知道這個時代人的看法。
陳氏看了不過幾行,就抬起頭來,驚訝地望向杜錦寧:“寧哥兒,你跟娘說老實話,這真是你寫的?”
杜錦寧早有準備,十分鎮定地點點頭,然後面露疑惑之色:“怎麼了?娘,是不是不好?還是……”她咬了咬唇,“那些字都不對?”
☆、第二十章 賣話本
陳氏一把抓住杜錦寧的胳膊,因為心情太過激動,力度有點大:“好,寫得好,字也寫得好,寫得一點也沒錯……”說著,她的眼淚簌簌地往下落。
“娘……”陳氏的心情,杜錦寧多少也能猜出一些,她暗歎一聲,轉移陳氏的注意力,“您抓疼我了。”
“啊?”陳氏忙放開手,“對不住對不住,娘不是故意的。”又把杜錦寧的袖子往上卷,想看看是不是給抓傷了。
“沒事。”杜錦寧將胳膊抽回來,又問,“娘,您看我那故事寫得怎麼樣?”
“好,寫得真好。”陳氏的思維回到上,看向杜錦寧的目光就有些怪異,“娘都不敢相信是你寫的。”
可不是,雖她才看了幾行,但故事一開篇就十分吸引人,而且語言流暢,人物形象生動,遣詞造句都極精妙,實在是難以想象這是個剛剛識字而且還是自學的十歲孩童寫成的。
杜錦寧沒想到陳氏會識字,而且還能看懂文章,所以以為陳氏好糊弄,把拿出來前根本就沒想那麼多。此時見陳氏懷疑,她趕緊壓低聲音,故作神秘道:“娘,我告訴個秘密。”
“什麼秘密?”陳氏也配合地壓低了聲音,將頭湊了過來,但心頭千迴百轉,總以為杜錦寧要告訴她什麼靈異之事,比如文曲星託夢才有了她手裡這篇故事,諸如此類。
“大伯買回來的話本子,我都看過。”杜錦寧道。
杜辰生的大兒子杜雲翼,因為沒有讀書天賦,且家裡沒財力供養幾個讀書人,便在杜辰生髮現杜雲誠有讀書天賦後輟了學,跟著杜辰生去縣裡學做賬房。他最大的愛好就是看話本,手裡有了餘錢就會買上兩本來看。他對杜辰生也算孝順,知道父親因為身體不好不常出門,又不屑於跟村裡那些無知村民聊天閒話,在家裡十分煩悶,便把他看過的話本帶了回來,給老父解悶。所以杜錦寧有這一說,也算合理。
陳氏吃了一驚,第一反應就是杜錦寧的安危:“你瘋了?那是你能碰的嗎?你怎麼拿到書的?”
杜錦寧指了指後面的這條通道:“正房的窗戶總是大開的,故事書就放在窗戶前面。我在傍晚的時候從這裡繞過去,偷偷拿上一本,蹲在牆角看完再放回去。那時候你們在廚房裡忙活,祖父祖母都在吃飯,沒人注意到我。”
“你這皮孩子,你怎麼這麼不叫人省心?”陳氏氣的不行,卻又捨不得打杜錦寧,瞪著她想要說兩句狠話,可想到這孩子幾天功夫就經歷兩次生死,又心疼得緊,最後只得警告道,“往後可再不能這樣做了,知道不?你就摸了一下你堂哥的書,就被罰跪得丟了半條命。要是讓人知道你偷拿你祖父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