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00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6-09-19 14:16:34

其次,南詔於德宗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歸唐,此後不論兩國邊境如何爭端,這種名義上的臣屬關係從未失去。因此,吐蕃建寺會盟所提及的三大國,不應包含南詔這個大唐屬國,要知道名分之位歷來在外交中是重中之重,絲毫含糊不得。吐蕃不可能的自降身份和唐朝的屬國會盟,並將其稱為三大國。那麼再結合當時東亞地區稱得上霸主的大國,這個三大國的名分也就呼之欲出了,能夠被吐蕃看上眼的東亞大國,又和吐蕃有領土爭端的,也就只有大唐和回鶻了。

關於會盟的時間節點,從當時的歷史環境和《唐蕃會盟》碑文絲毫沒有提及這次會盟事件分析,應該在長慶會盟之後,但不會間隔太遠。因為也就是在長慶初年,唐朝、回鶻和吐蕃這三個東亞霸主,在經過了幾十上百年的戰爭消耗後,幾乎同時走向了衰弱。這也是三國能夠坐下來會盟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誰也打不動了。而在願文中被屢次提及的吐蕃大相尚綺心兒,最後一次出現在史料中的年代是公元822年,也就是長慶二年,其後尚綺心兒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政壇上,他的大相位置隨即也被韋達納堅取代。而且在《岱噶寺會盟願文》還有這樣一句話,“大和盟約業已締定,並鐫刻在石柱上”。這其中提到了大和盟約極有可能就是指長慶會盟,需要注意的是大和是唐文宗李昂的年號,使用時間為公元827年─835年,也就是說“三國會盟”時間不會早於公元823年(唐穆宗長慶三年),不會晚於公元835年(唐文宗大和九年)。再結合尚綺心兒的政治生涯,具體時間應該在大和初年,也就是公元827年附近。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內,史料中吐蕃和回鶻的戰爭記錄明顯減少,說明會盟之後,吐蕃、回鶻兩國基本保持了和平穩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