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每戶上,呵,估計會有很多人不滿。
沈正澤對此毫不懷疑。
畢竟有些人就只能看見眼前那一畝三分地裡的利益。
薛雁聲輕笑一聲,“我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知道林知縣會不會同意。”
作者有話要說: 【一更】
五一快樂
感謝藤蔓、今天的蘋果君也很好吃的地雷請原諒我的延遲
第62章 第 62 章
雁南縣,縣衙
“修路”林知涯對此倒是很有興趣, 然而……
“縣衙裡沒錢了。”沒錢這一句話, 林知涯說得坦坦蕩蕩,毫不羞愧。
薛雁聲的臉色僵硬了幾秒鐘, 繼而他勾起嘴角笑了笑, “我就是來為林知縣解憂的。”
“哦如何解憂”林知涯對於薛雁聲的建議還是很重視的, 畢竟對方為他增添了不少的政績,這些都是他以後的政治資本。
“其實這事兒很好解決, 縣衙沒錢,村落沒錢,但是富商卻很有錢。”
林知涯搖了搖頭, “商人重利,誰會做這些無本買賣我等可不會做出強硬逼迫之事。”
“未必不會,只要給出來的利益足夠。”
“我實在是想不出,修路除了方便他人, 賺一個善人的名聲以外, 還有什麼利益可圖。”林知涯思考了一會兒, 還是如此說道。
“收過路費,還有,”薛雁聲斟酌了一下道, “為這些修路之人鐫刻感謝碑文, 唔,稱呼為功德碑如何”
“功德碑倒是不錯,但是過路費”林知涯蹙眉, “那我們豈不是就成為了佔山為王的強盜了”
“非也。”薛雁聲晃了晃手指頭,“修路勢必要投入不少銀兩,並不是所有的富商、貴族都願意無償去做。”
“我的意思是,由誰修建的道路,就以誰的名字命名,或者是直接由修建者命名。如果沒有什麼大的動亂的話,這些道路的名字會留存很久。”
“在那條路的開始和結束處立碑,寫明由誰資助修建的這條路,再人請潤色一番。”
“若是覺得收取費用實在是太赤|裸裸,不妨換一種方式,可以在路旁隔一段距離就設定涼棚,走得累了,肯定會有人想要喝杯水潤潤喉,除了水以外,也可以提供其他的飲品,比如各種果汁。”
聽完後,林知涯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薛雁聲嘴角的弧度越來越大,“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多生孩子,多種……地。我只是提出了一點點的想法,具體如何,還是要請知縣定奪。”
“我會仔細考慮的。”林知涯神色嚴肅地道。
-
從縣衙離開後,薛雁聲輕輕地舒了一口氣,如果修路這個點子不行的話,他還有其他的,比如,公交馬車
其實薛雁聲的大部分提議也都是對前世的各種魔改而已,比如公交馬車或者牛車、驢車,其實仿效的就是前世的公交車,而收過路費,咳咳,其實是參考的高速公路來著。
這些模式不一定可以在越朝適應,但是薛雁聲本身的目的也只是轉移林知涯的注意力罷了,讓他暫時不要將太多的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好給他爭取將一切都合理化的時間。
若是最後真的弄出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政策,那自然是再好不過;要是最後被證明純粹沒法實現,薛雁聲在最開始就已經說了,這只是他自己的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究竟要不要採納,完全就是林知涯自己的事情了。
“回去之後,就得轉移懷清的注意力了。”薛雁聲嘆氣道。
可憐的小道士,剛剛情竇初開,就立刻失戀了,也是慘。
-
沈家小院
“好吃的”小道士的興致仍舊不是很高,“可我的畢生願望是煉製出來長生丹。”
薛雁聲在小道士看不見的地方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他有看過小道士那所謂的長生丹殘缺丹方,十分確定那不是長生丹,而是送命丹。
也是幸虧小道士覺得自己學藝不精,並不準備現在就煉製,成功地撿回了一條命。
也不知道這個傻道士究竟是從哪裡得來的那一張所謂丹方。
“那是我師父留給我的!”小道士執拗地道,但是被沈正澤那冷冷的目光一掃,立刻變慫,小小聲地反駁道,“我師父不可能會騙我的。”
薛雁聲憐憫地看著小道士,“我問你幾個問題。”
“你問。”小道士立刻端端正正地坐好。
“你師父是怎麼死的”
小道士的臉上了露出了一抹悲色,“是吃了別人送給他的一枚丹藥後死的。”
“那麼,那一枚丹藥叫什麼”
“那一定是別人故意害他的!”小道士提高了音量,又被沈正澤瞪了一眼,秒慫,堅持道,“肯定是別人故意害他。”
薛雁聲深吸一口氣,“那你是覺得你的師父壓根就分不清楚到底哪些是真正的丹藥,哪些是毒藥了”
“不是!”
“那他為什麼沒有認出來那是毒藥”
“因為……因為……因為……”小道士因為了好幾聲,最後還是什麼都沒有因為出來。
他其實很清楚,薛雁聲說得很對,只是他自己一直不肯承認罷了。
因為一旦他自己承認了,那麼他一直以來的信仰就全部崩塌了。
難道所謂的煉丹術只是虛有其表
難道自己從小所學都是假的
不,不,不。
小道士本能地反駁自己,反駁薛雁聲,“不會的,我師父怎麼可能會騙我”
“他或許並不是在騙你,或許他是真的以為那是長生丹藥。”薛雁聲嘆息了一聲,“但是世上怎麼可能會有長生藥呢”
說到這裡,薛雁聲想起了自己曾經和修仙位面的交易,那位修士的一句話讓他印象深刻。
“只有仙人才是不死的,散仙不行,修士更加不行,最多就是比平常人活的久一些罷了。”
接下來幾天,小道士一直把自己悶在屋子裡,薛雁聲只吩咐薛憑把食物和水送進去,別餓死了就行。
有些事情,還是要當事人想明白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