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葛兆光教授自述,《想象異域[22]》的問題意識來自“新清史”的大將歐立德(Mark C. Elliott)。中國學術界長期以來將“新清史”視為滿族史一個無足輕重的分支,忽視了其價值核心和魔術概念——認同政治。冷戰結束後,意識形態之爭有淡化和混融的趨勢。認同政治這匹黑馬橫空出世,突然佔據了歷史舞臺的中心。“創造民族,發現人民”的狂潮席捲著世界三大洲,彷彿召回了風雲激盪的20世紀20年代。卡欽斯基(Lech Kaczynski,1949—2010)和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1954年出生)接下了畢蘇斯基(Józef Pisudski,1867—1935)和彼得留拉(Symon Petliura,1879—1926)的衣缽,東帝汶和南蘇丹走上了希臘和塞爾維亞的老路。學術界最喜歡趕時髦,不過趕時髦的動作應該保持無心勝有心的風範。“新清史”恰好符合這樣的標準,把“清代時間段的歷史”變成了“內亞各族群內共同體的故事”。只要思路新,舊材料也能讀出新意義。《想象異域》較之《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23]》,主要是新在思路上。從史料學的角度看,本書的做法是比較取巧的,如果改用日本或中亞的史料,難度就會大大上升。俄羅斯的東方學和日本的中亞學需要極高的門檻,中國人還沒有為自己爭取到平等討論的資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