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唐士流品鑑人倫,例以婚宦為先,即後世所謂“兩榜正途”“明媒正娶”之濫觴。個人之才與美,非其所必重。衡諸理性,實有未恰;證於經驗,十得七八。無他,正途者先天有安全感,非大過惡不足以撼動根基,易於培植坦蕩寬弛、和易惠人之德。坦蕩者得眾,惠人者受惠,自然之勢。個人才美,可有可無。縱令愚庸,亦不過屢戰屢敗、紅利無歸。本金自若、元氣無虧,不礙其善終。歧途者多有奇才異稟、真愛痴情,然其出身僥倖,即足以放大其不安全感,扭曲其性格,令其好行詭道、多生疑忌。詭道戕人而自戕、疑忌絕人而自絕,亦自然之勢。雖有大才麗質,亦不過百戰百勝,無非守成,一敗塗地,根基蕩然,不為兇終者鮮。此道施諸異日,亦無大謬。蓋個人理性出於歷史經驗,有文謀略出於無文傳統,小不能測大,偏不能概全。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即休謨哲學之反面教程。
立國立人,皆自有其本末。經驗為本、理性為末,亦無大異。法統者,本也;政制者,末也;至於政策美惡、人物黜涉,尤末節之末節。國運之隆,不在長吏之廉能,而在民情之固結。能“兩榜正途”“明媒正娶”(“循例繼承”“公認當選”)者,亦無須才美,無大過惡即可。托克維爾所謂“北美長吏不以賢能而當選,而以當選而賢能”,即祖述此意。以民主為法統者,民主為善,其善不在民主,而在法統;不在“當選”, 而在“循例”“公認”。 法統者,有例之治,置一般性規則於機會主義之上之意。法統可以有民主,然並非必須,無民主之法統並非不能設想。法統之對語不在民主,亦不在不民主,而在武斷無例之治。武斷之極致,在於革命或僭主之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