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發明並沒有立刻引起一場革命。這是因為它們需要依賴使用大體積、高成本、易損壞和高耗能的真空管才能運作,最初的計算機都是一些造價不菲的龐然大物,只有企業、研究性大學和軍事設施才能擁有它們。只有在數字時代真正來臨之後,電子裝置才開始無所不至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而數字時代的確切起點是新澤西州的默裡希爾——1947年12月16日星期二的午後,兩位來自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成功製作出了一個小型裝置。他們將幾片金箔、一塊半導體材料和一枚彎折的回形針組裝在一起,如果調整得當的話,這個裝置可以放大電流和控制電流的通斷。這個裝置很快就被命名為電晶體,它對數字時代的意義就相當於工業革命時期的蒸汽機。
自從誕生以來,電晶體已經經歷了許多創新,現在一枚微型晶片已經可以整合數百萬顆電晶體。也就是說,過去需要成千上萬臺ENIAC才能達到的處理能力,現在已經可以裝進火箭飛船的頭錐裡面;甚至是我們大腿上的電腦、口袋中的計算器和音樂播放器,以及用於交流或娛樂的聯網手持裝置,它們都可以實現同樣的處理能力。
以電晶體發明者的榮譽載入史冊的是三位幹勁十足的同事,他們各自的性格既有互補的一面,也有出現衝突的時候:沃爾特·布拉頓(Walter Brattain)是一位技術高超的實驗家;約翰·巴丁(John Bardeen)是一位量子學理論家;還有他們三人當中最有幹勁的一位(也是結局最為不幸的一位)——固體物理學家威廉·肖克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