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為政第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共二十四章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譯】 孔子說:“以德行來治理國家,好像天上北斗星:坐在那個位置上,群星圍繞環抱著它。”

【注】 《正義》李氏允升《四書證疑》:既曰為政,非無為也。政皆本於德,有為如無為也。又曰:為政以德,則本仁以育萬物,本義以正萬民,本中和以制禮樂,亦實有宰制,非漠然無為也。

《集釋》皇侃《論語義疏》(下簡稱《皇疏》)引郭象:萬物皆得性謂之德。夫為政者奚事哉?得萬物之性,故云德而已也。日本物茂鄉《論語微》:秉政而用有德之人,不勞而治,故有北辰之喻。

【記】 這章有許多解釋。道家用來解釋“君道無為”,法家解釋為“君逸而臣勞”。看來,“無為”是儒、道、法所共有的中國古代政治觀念。《論語》中還有“舜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等。“君”到底是“有為”還是“無為”?以後各章還要討論,這裡先不說。就此章言,孔子不過是強調應以習慣法規的“德”來治理政事,因此並非道家所說“道德”的“德”(自然)。但究竟什麼是“德”?就社會說,我以為,大概是指博施恩惠、團結群體的氏族體制規則;就個人說,我以為,本源大概是遠古巫師首領所具有的超自然的神秘魔法力量。這兩者以後都轉換為儒家所解釋提倡的首領、君主應具備的人格道德,並強調以此力量來引導、支配、制約、規範,即領導氏族成員們的行為和生活。“禮”,前已多次說過,乃氏族習慣法規。《左傳》有“凡侯伯,救患,分災,討罪,禮也”(僖公元年),仍可見“德”、“禮”之間的這種本源聯絡,此亦可解“導之以德,齊之以禮”(2.3章)的關係,即均氏族統治規則也。這些習慣法規沿襲久遠,本具有突出的宗教效能和內容,孔子和儒家將它們儘量理性化和道德化。如“內聖”本是具有神秘魔法與上天溝通的巫師,變而為德高望重的首領(君主)。遠古的宗教、倫理、政治三合一,便演進為一種泛道德主義而成為思想主流,延續兩千餘年。泛道德主義將宗教性的人格追求、心靈完善與政治性的秩序規範、行為法則混同、融合、統一、組織在一個系統裡。在這裡,形式原理即是實質原理。從孔、孟開始,由漢儒到宋明理學,一直影響到今天。由於它已發展成非常複雜完備的制度規定、理論系統和心理習慣,從而,一方面它使中國沒有獨立的社會、政治的法規體系;另方面它也使中國無獨立的宗教心理的追求意識;二者都融合在“倫常道德”之中,這就使一定社會時代的相對法規無法從“普遍、必然”的絕對律令中分化、區別開來。此所以“假道學”、“偽君子”、“馬列主義老太太”永遠以絕對律令的倫理主義(如“鬥私批修”、“靈魂深處爆發革命”之類)而橫行天下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