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注家據說有兩千多。《論語》二十篇,我分為五百章。據說幾乎每章都有不同解說。現代人程樹德(1878—1944)的《論語集釋》是最晚出、參考各種注家最多(約六百餘家)而選擇採錄的綜合成果。本書的“注”多取自此書,其中何晏《論語集解》據《十三經注疏》本核訂。朱熹《論語集註》、劉寶楠《論語正義》、康有為《論語注》,則摘自原書的坊間版本。楊伯峻《論語譯註》也摘了好些,因為畢竟是現代人寫的,文字好懂。在各註疏論議中,朱熹的《集註》仍然簡明精銳,極有深度,是本書摘錄的重點。有的“注”是因為《今讀》的“譯”與許多譯本有很大不同,為說明並非杜撰或獨創而採錄;少量則恰好相反,是表明除了本“譯”的理解還有別的解釋而採錄。但所有這些,都只有認為必要時才選錄,而非每章每句均如此。在浩如煙海的後代註疏中,《今讀》不過抄錄千萬分之一而已。抄錄過多,徒亂人意,反而糊塗。總之,“注”所採錄的標準,在於有助於瞭解原文,或有利於自己的論記。對那些名物考證、史實講疏、注家爭辯等等,都一概不錄。
各家註疏,大有異同,許多時候差異和對立很突出。《今讀》當然只能斷以己意,加以取捨。任何翻譯、解釋、闡述,必有先見或成見,現代解釋學對此論之頗詳,《今讀》當然也不例外。但我自己也有一些可稱為“注”的東西,為不與人混淆,便都放在“記”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