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意義治療的開端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在此期間,我和弗裡茨·維特爾斯[1] (他為弗洛伊德寫了第一本傳記)、馬克西米利安·西爾伯曼(Maximilian Silbermann)共同建立了醫學心理學學會,我當選為副主席。西爾伯曼任學會主席,此後他的繼任者為弗裡茨·雷德利希[2]、彼得·霍夫施泰特爾[3]。學會聘請的顧問包括弗洛伊德、席爾德以及其他在20年代維也納的心理治療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我們學會中成立了一個工作小組, 1926年我在此做了一個報告,在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意義治療”(Logotherapie)的概念,而它的另外一種說法“存在分析”(Existenzanalyse)直到1933年我才開始使用——那時候我的理論成果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體系了。

1929年我提出區分三類不同的價值的構想,也就是為我們的生命——從出生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撥出最後一口氣為止,賦予意義的三種途徑,具體來說,它們是:我們的行動,我們創造的作品,以及我們的經歷、際遇和愛。即使在無法改變的殘酷命運面前(比如說得了不治之症,某種不宜手術的癌症等),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某種方式獲取生命的意義——透過展示最為強大的人性,即把苦難轉化為人類成果的能力。

眾所周知,沃爾夫岡·索切克(Wolfgang Soucek)將意義治療稱之為“維也納第三心理治療學派”。有人會說,這個學派的創始人真是恰好印證了海克爾的生物發生基本律——“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的簡短而迅速的重演”:我曾親身經歷過維也納第一、第二心理治療學派,簡短來說, 1924年,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鼓勵下,我在他主編的《國際精神分析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一年之後,也就是1925年,我又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主編的雜誌上發表了另外一篇論文。可以說,我親身參與了心理治療學的發展,不過與此同時,我又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先行一步。就單說“矛盾意向法”(Paradoxe Intention)吧,早在1929年我已經在實踐中使用這種方法, 1939年這個概念出現在我的書中;那些行為治療領域的優秀專家們不厭其煩地指出,相較於60年代發展起來的以學習理論為指導的治療方法,我的矛盾意向法早在幾十年前就已提出了類似的思路。至於說,在我1947年出版的《實用心理治療學》(Psychotherapie in der Praxis)一書中詳細介紹的性功能障礙的治療技術,在70年代被馬斯特斯和約翰遜[4]打造成“全新的”性治療方法,在此恕不贅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