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索爾仁尼琴對那些或多或少與其爭辯的作家的態度,或者是直接將其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桑尼亞·拉任尼琴坐馬車去雅斯納亞—波良納,向托爾斯泰問了一些問題,如索爾仁尼琴的父親是否確實來找過他,以及他是否真的和托爾斯泰談過話等;費奧多爾·克留科夫則以科維尼奧夫的名字出現在了《紅輪》裡),或者是成了筆下人物的關注物件,他們閱讀、闡釋或討論這些作家的創作,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維約夫、柯羅連科……
在莫斯科文史哲學院學習期間,索爾仁尼琴特別喜歡閱讀革命浪漫派詩人的詩歌,這種愛好一直保留,如鮑里斯·拉甫列尼約夫,還有窮苦人的歌者、倡導和解思想的安德烈·普拉東諾夫(讀過普拉東諾夫的詩歌后,索爾仁尼琴瞬間就迷上了這位詩人,迷上了他獨創的自由的句法,儘管先前的俄羅斯文學為它的出現也做了鋪墊,但是這一點索爾仁尼琴是後來才知道的),以及以滑稽可笑的隱喻而著稱的安德烈·別雷,還有後來的什梅廖夫。
雖然羅斯托夫的圖書館使索爾仁尼琴養成了最初的閱讀品味(如漢姆生、羅斯丹、艾米莉·勃朗特等作家都不止一次地出現在《紅輪》中),但不能由此就說索爾仁尼琴的閱讀品味偏保守。他逐漸接觸到了俄羅斯的現代派詩人和小說家,並從中選取了自己喜歡的作家:語詞寓意豐富、句法富於變化的茨維塔耶娃;汲取民間文學營養的列米佐夫;諷刺大師、擅於精煉情節、以“嚴整的仿格體”著稱的扎米亞京。但,與托爾斯泰一樣,索爾仁尼琴對他無法理解(有時甚至非常嫌惡)的純藝術文學同樣持否定意見。這並沒有妨礙他喜歡納博科夫,兩人在蒙特勒的見面最終也沒有實現:“我很遺憾,沒有與納博科夫見面,儘管我事先並沒有想到我們兩人會有接觸。我永遠認為他是一個天才作家,在俄羅斯作家裡,他與眾不同,特立獨行。”(《一粒落入兩扇磨盤間的種子》,第一卷第一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