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外行侃戲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今年是徽班進京200週年。這200年間我趕上了四分之一,回想50年前看京戲的情形,覺得這半個世紀以來,不管是唱戲還看戲都有好大變化。

首先是看戲的方式、環境變了。

50年前看戲,大致在兩種場合,一是進戲院,一是看堂會。

堂會是私人演出。總是有財勢的人家才辦得起。也就是交往廣、應酬多的人才看得上。堂會上名伶薈萃,好戲連臺,這麼好的欣賞機會,是花錢進戲院辦不到的。花錢看戲要看得過癮,只有看義務戲。義務戲多是公益性質,如救濟黃河水災、農村蝗災。到這時著名演員們就可以放開門戶之別,齊集一堂,各顯身手,合作演出。目的為了集資,票價定的很貴。也不是一般平民小戶能看得起了。不過凡事都不能嚴絲合縫,熱心看戲而又阮囊羞澀者,總會有空子可鑽。辦堂會者既是大家,為了擺闊求熱鬧,總要飛帖撒網,來賀喜拜壽者並不見得全認識。看樣穿著還整齊,又面帶笑容者,執事人決無擋駕之理。即使明知是混進來聽戲的,也多半睜一眼閉一眼,樂得個和氣生財。我有個朋友在舊社會當小報記者,看過許多堂會戲,沒有一家是和他有交情的。毫不相識人家辦堂會,他只要預備個小紅封,裝進兩元禮金,口稱道喜,進門後就坐下看戲,據他說“這比買票上戲園子便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