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後的眼光,不管用什麼詞彙來評價“大型電動運輸機專案”的重要性也不為過。
二零四五年底,牧浩洋親自發起了“未來大型空中平臺”的招標工作,西飛集團、成飛集團、沈飛集團、南飛集團等四家廠商參與競標,經過三個月的初期審定後,四個集團被分成了兩個小組,西飛與成飛組成A小組、南飛與沈飛組成B小組,分別由西飛與南飛集團牽頭。
初期,兩個競爭小組提出的方案都不大理想。
準確的說,就是過於保守。
A方案是以現有的大型運輸機為藍本,透過更換動力系統發展成電動運輸機,在效能指標上沒有任何突破。B方案是全新設計的,但是也大量採用了現有運輸機的標準,效能同樣不夠理想。
受此影響,牧浩洋在二零四六年五月底召集兩個集團的負責人,進行了一次會商。
當時,牧浩洋明確提出,如果沒有創新性突破,軍方將考慮廢除競標合同,向第三方徵求設計方案。
結果,六月底,牧浩洋就引入了第三方。
參與競爭的是龍飛飛機制造有限公司,一家純民營的飛機制造廠,在國內小型商務飛機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百分之六十,是全球最大的商務飛機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民營飛機制造廠。
有了第三方競爭,情況發生了重大轉變。
當然,主要是龍飛集團與衡泰集團的關係,因為這兩家集團屬於同一個民營財團,在各方面的合作都非常緊密。早在二零四四年,龍飛集團就推出了第一種電動商務飛機,雖然在市場上遭遇了滑鐵盧,但是積累了設計經驗,對電動飛機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欠缺的只是製造大飛機的經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