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資料表明,進入19世紀70年代,出現了湖絲的全盛時期,1890年以後的幾年中,年輸出量達10萬擔上下。劉大鈞《吳興農村經濟》談到輯裡絲深受西人歡迎,外銷日趨增加的走勢時說:“大約自1870年左右而後,至1920年後止,為時五十年,絲業貿易興暢,蠶桑區農民繁榮,乃造成湖州蠶桑事業之全盛時期”。周德華《吳江絲綢志》也說,上海開埠後,上海成為主要輯裡絲出口市場,而輯裡絲主要來自湖州的南潯鎮與吳江的震澤鎮。光緒六年(1880年)僅震澤鎮一地出口的輯裡絲就達5400餘擔,佔了全國生絲出口總量的十五分之一。

從上面簡要的分析中,已經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南絲綢業市鎮在全球化貿易中所具有的舉足輕重的地位。

棉布業市鎮的棉布出口也是如此。早在晚明時期,中國棉布已經暢銷海外,16世紀後期有了文獻記載。17世紀初,被稱為Cangas的中國棉布,由澳門向望加錫和交趾支那出口。與此同時,中國棉布由澳門運往日本長崎。18世紀初,中國棉布運往俄國,稱為Kitaika的中國棉布在對俄出口商品中佔據首位。18世紀30年代,中國棉布首次由英國東印度公司運銷英國,以後幾乎遍及歐洲國家及北美大陸。

這種暢銷海外的中國棉布,主要來自江南市鎮。嚴中平指出,大量江南棉布進入海外遠端貿易,甚至18至19世紀間遠銷英國等海外市場。全漢升說得更加明確:“早在十八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經開始購運‘南京棉布’( Nankeen) 。南京為清代江蘇省治,兩江總督駐在那裡,可以說是江蘇的代表,故外人稱江蘇出產的棉布為南京棉布。在鴉片戰爭後不久,一個在上海附近考察的英國植物學者說:‘在上海附近種植的棉花名曰南京棉花,用它紡織成的棉布,叫做南京棉布’”。全氏徵引H.B.Morse和R.Fortune的論著,揭示了西方人心目中十分流行的概念:“南京棉布”( Nankeen) ,實際上就是南京這個地名的英譯。它充分表明,遠銷海外的中國棉布主要是江蘇生產的。需要補充說明的是,既然“南京棉布”的定義是“上海附近種植的棉花”紡織成的棉布,那麼與其叫做南京棉布,不如叫做上海棉布,或松江棉布,更為確切。事實上明清兩代松江棉布無論在數量與質量上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地區,並且暢銷於海內外,號稱“衣被天下”是名副其實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