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老丈好福氣!”劉德聽了也讚道。
“不知老丈有田多少?”劉德也坐到河邊的一塊青石上,問了起來。
“老漢家中有田三頃,可惜只有一頃半是上田,餘者都是中田和下田……”老農答道。
劉德點點頭,看了這個老農的家庭應該是屬於此時典型的自耕農階級。
所謂上田、中田、下田,劉德還是知道的。
上田土地肥沃,不需要休耕,可連年耕作,因此是農民最喜歡的土地,可惜,這種肥沃的土地並不多,而且因為農業技術的侷限,許多上田在連年耕作之後,土地肥力漸漸枯竭,淪為中田甚至下田。
至於中田,耕作兩年,就必須休耕一年,否則,土地中的地力不夠,種下去的作物根本長不好。
下田,耕一年休一年。
不過,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也不知是誰先發現了,在休耕的土地上種植大豆不止不會浪費地力,還能有效的給土地增肥,因此,一般休耕的土地,都會種上大豆。
只是,漢人最重粟米,當此之時,連小麥都是土地裡的異端,並不是主食,就更別說大豆了。
一般而言,像小麥跟大豆這種農副產品,是不值什麼錢的。
小麥嘛,最低層的貧窮人家可能會在災年將之作為食物,但大豆在此時除非實在是年景不好,否則一般是作為牲畜飼料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劉德也知道。
原因很簡單――這是烹飪技術與美食文化的落後所導zhì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