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只能巴著甄妃叫姐姐,可見處境如何,不過他想想自個年紀不大,也不能跟上頭的兄長相比,回頭在自個屋裡那兩件擺設,也就能糊弄過去了,這才讓自己安下心來。
宮裡送禮這種事情,年紀越大的自然越吃虧,畢竟,像下頭的小兄弟,只需要隨便弄點東西就能糊弄過去了,但是等到下頭弟弟要遷居了,他們這些年長的就不能隨便糊弄了,不過大家都是皇子,再窘迫也有限,因此,也就是當時心疼一下,回頭也就放下了,虧了誰還能虧著他們不成,畢竟聖上如今就這麼幾個兒子,大不了不要面子去哭個窮唄!
當然,這種事情也就是想想而已,誰要是真這樣做了,就要做好被人笑死的準備了。
司徒瑾作為半個主人,在那裡裝出一副天真無害的樣子,跟上頭這些兄長打聽宮學裡頭的事情,比如說宮學讀書的進度,幾個先生的秉性,還有其他一些事情。
司徒歆和司徒毓早就不上宮學了,他們上學那會兒,跟現在的先生也有好幾個不那麼一樣,因此,除了一些慣例,其他的也沒發表什麼意見,倒是司徒晞,一直很耐心地跟司徒瑾說著宮學如今的情況,然後又說道:“其實就算是學問上頭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先生也只會找伴讀的麻煩!說起來,還不知道小七你的伴讀是誰呢?”
司徒瑾沒心沒肺地說道:“母后幫我找好了,不過我還沒見過!聽母后說,其中一個是謝家的表兄,還有一個似乎是三姑母家的表兄!”
所謂謝家的表兄自然是謝皇后的孃家侄子,謝皇后孃家因為謝皇后的緣故,又得了一個承恩公的爵位,這個是可以沿襲三代的,不過,這個爵位是戴在謝皇后的生父頭上的,他原本就有個侯爺的爵位,這個爵位也沒撤銷,但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這些都會由嫡長子繼承,其他兒子毛都沒有。
謝家其實已經開始轉文,但是因為出了個皇后的緣故,也只能暫緩了,畢竟,作為外戚,就算是考上了,也是得不了重用的,因此,謝皇后的二哥謝思賢乾脆走上了名士的路子,他跟著某位曾經是大儒的高僧學了幾年,精於書畫,如今在京中也頗有名氣。
謝皇后選中的就是謝思賢的次子謝如柏,謝思賢的長子謝如松已經十一歲了,之前考上了童生,秀才還差一點,次子才智比起長子還要平庸一些,謝皇后跟孃家商議了一下之後,乾脆就選中了這個侄子,先在司徒瑾身邊做幾年伴讀,回頭大一點了,謀個龍禁尉的缺,回頭再做個御前侍衛什麼的,放出去也能混個四五品的武官,前途也算是不錯了。
另一個其實算是毛遂自薦的,聖上這一輩總共六個公主,不過如今還在的只剩下了四個,另外兩個一個難產而亡,另一個卻是當初奪嫡的時候站錯了隊,後來鬱鬱而終。
司徒瑾所說的三公主就是聖上的三妹永福公主,永福公主在先帝那會兒還算受寵,可惜的是,所嫁非人,對方面子上對她很是體貼恭順,但是卻在外頭偷偷置了外室,永福公主知道了之後,明面上什麼也沒說,但是私底下卻下了狠手,她直接命人買通了一個有花柳病的妓子,設計駙馬染上了花柳病,然後他又忍不住跟自個那個外室滾在了一起,甚至連那個外室之子的奶孃也沒放過,結果,連那個外室子也被染上了。這事最後被駙馬家裡和皇家共同壓了下去。
永福公主這事雖說做得隱蔽,但是還是被皇家查了出來,因著這事,聖上對這個妹妹也有點膈應,算是知道什麼叫做最毒婦人心了,因此,登基之後,對永福公主並沒有如何加恩。
永福公主自個是無所謂,但是她還有孩子,總得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因此,在聽說謝皇后給司徒瑾挑選伴讀之後,就進了宮,求了謝皇后將自個的兒子沈安軒做了司徒瑾的伴讀。
聽了司徒瑾的伴讀人選之後,幾個有點小心思的人都暗中鬆了口氣。
第12章
謝家自從出了個謝皇后,除了江南原本的嫡支還在按照原本的步調科舉出仕之外,承恩公一脈簡直是在官場上隱形了。他們除了大朝會的時候會出現在朝堂上之外,平常壓根看不見,就算是露面了,也是絕不吭聲的,有人甚至都覺得現任承恩公已經是個老糊塗了,他總是做出一副耳背的模樣,跟人說起話來也是牛頭不對馬嘴,但是真要到了關鍵時候,他比誰都聽得清楚。
總之,謝家已經明確表達了自個什麼都不想摻和,只想著老老實實做幾代承恩公的心思,謝家為了自個的子孫考慮,弄個皇子伴讀的名額並不會被人過分解讀。畢竟,長房才能傳承爵位,二房長子勉強還能混個舉人的位置,將來做個地主,次子才能平庸,不為他打算一下豈不是太不近人情了?
至於永福公主,更不用說了,她跟夫家幾乎沒有什麼密切的聯絡,皇家對她也沒有更多的恩寵,她的兒子將來也就能繼承一個不怎麼樣的爵位,因此,為自個的兒子找個差不多的靠山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以說,謝皇后給司徒瑾找的兩個伴讀看著身份不低,實際上卻很明顯表達了司徒瑾的傾向,人家就是想要老老實實做個皇子,並沒有別的什麼心思。
司徒瑾懶得多想,他明天就要見一見自己的伴讀,然後就要開始去宮學上課了,虧得聖上許了他可以辰時到,要不然,他真要撒潑耍賴不肯去上學了。
司徒瑾將這個待遇一說,頓時別人不說,司徒煦就有點眼紅了,他也不是喜歡學習的人啊,怎麼這種好事沒落到自個頭上呢!
其他人一邊想著聖上對司徒瑾的寵愛,一邊覺得司徒瑾不知道上進。這年頭可沒有什麼快樂教育的說法,讀書就是一件苦差事,頭懸梁錐刺股都是被推崇的。司徒晞還想借著兄長的優勢教訓一下司徒瑾,結果司徒瑾理直氣壯地說道:“我是皇子,幹什麼要上進呢?”
一群皇子都啞然了,沒錯,他們這些皇子,沒什麼大志向的混吃等死就可以了,要上進做什麼呢?心裡頭難免有些不是滋味,司徒晞被司徒瑾這麼一反駁,心裡頭頓時有點氣惱,他咬著牙想道,你現在覺得自個不要上進,等到日後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時候,想要上進也晚了。
其他人卻覺得司徒瑾雖說年紀小,卻想得通透,司徒歆一直覺得除了司徒毓,就是他自己了,這會兒得意洋洋地想著,等著自個大事成了,這樣一個弟弟還是應該好好養起來的,這才能體現自個的手足之情啊!
司徒毓卻有些羨慕司徒瑾的想法,他也不想有這麼大的壓力,但是現實就是,他要是不上進,早晚要被人逼死,因此,也只能繼續堅持下去了。
這邊說笑了一陣子,那邊就有人來傳話,說是聖上來了,當即,一群皇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