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日期:2008-10-4 15:32:16

——老大之死

鄭厲公跑了,祭足決定把鄭昭公弄回來。鄭昭公在哪裡?在衛國,整整四年了。

衛惠公高高興興把鄭昭公給送回了鄭國,為啥這麼高興?他以為能得不少酬謝。

可是,他錯了。

根據宋國的經驗,祭足知道,酬謝再多,衛國也不會滿足,最後還是翻臉。與其如此,反正最後也是翻臉,不如一開始就什麼也不給。

就這樣,鄭國什麼也不給,乾脆把中間那些環節都省略了,從一開始就把衛國當敵人了。衛惠公從滿懷希望到徹底失望,把他氣得肺都要炸了,逢人就說鄭昭公不是個東西。其實昭公也是沒辦法,他也不敢惹祭足。

當初把人家趕走,如今又把人家請回來,祭足也覺得不好意思。好在昭公是個實在人,多多少少也知道祭足當時的處境也是迫不得已,因此也沒有什麼怨言,依然像從前那樣尊敬他,對他言聽計從。

祭足本來就有些心存慚愧,見昭公對自己一點怨恨也沒有,倒有點不好意思了。怎麼辦呢?祭足想想,乾脆找個人給昭公出出氣吧。

於是,祭足來找昭公了。三言兩語之後,話歸正題,祭足老著個臉舊事重提,說起那一段來,把當初高渠彌怎麼第一個跳出來支援推翻昭公,又怎麼要親自去殺昭公這些事情添油加醋說了一遍,最後,祭足壓低了聲音說:“主公,這個高渠彌不是個好人,找機會殺了他。”

“唉,算了,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我也不喜歡高渠彌,可是那時候他也有他的難處。”昭公很寬厚,根本就沒有想到要殺高渠彌。

“那,那就撤他的職。”

“那也不好,我剛剛復位就撤了他,別人怎麼想?算了,等等再說吧。”

祭足沒話說了,不過他也放心了,昭公連高渠彌都不記仇,對自己就更不會怨恨了。

再說鄭厲公,跑到蔡國之後,跟蔡國國君混得不錯,借了點兵,竟然一口氣把鄭國的大城櫟城給拿下來了。有了根據地,鄭厲公就有想法了。

厲公跟魯桓公一向不錯,於是去找魯桓公,再透過魯桓公去找宋莊公,承認錯誤並且表示今後一定把欠宋國的東西都補上,只求宋國幫他光復鄭國。

宋莊公是什麼人?認錢不認人。聽鄭厲公說把欠他的都補上,高興了。

於是,敵人又成了朋友,厲公跟宋莊公又成了哥們,兩人合兵一處,再加上魯國,又拉上衛國,也算是四國聯軍,一起進攻鄭國。

祭足是什麼人?領導鄭國抵抗四國聯軍,結果怎麼樣?用趙本山的話說:咋沒咋地。

四國聯軍無法取勝,各自回國。

祭足派大將甫瑕駐守大陵,專門防範厲公。

厲公也只好躲在櫟城,盼望著祭足早點死。

轉眼昭公回到鄭國三年(前695年),那一年齊襄公要娶周王的女兒,請了魯桓公做訂婚主持人。在氣死老丈人之後,魯桓公與大舅子齊襄公很快達成了諒解。

祭足聽說這個訊息,知道機會來了。齊國和鄭厲公那是仇人,而且當年齊僖公特別欣賞鄭昭公,因此,現在的齊襄公肯定願意跟鄭國修好。而藉助齊襄公,又可以跟魯桓公講和,這一趟過去,等於拉攏了兩個大國,對鄭國豈不是一大外交勝利?

祭足把這個想法對鄭昭公一說,鄭昭公大喜,當即派祭足前往。

祭足準備了鄭國特產,急急忙忙上路,來到齊國首都臨淄。還別說,齊襄公對祭足十分友好,一來仰慕祭足的大名,二來對鄭昭公印象極好,爹在世的時候常常對他說“你看人家公子忽”。兩人見面,齊襄公對祭足的所有請求一口答應,還對鄭昭公沒有當上自己的妹夫深表遺憾,表示“忽哥就是我的偶像”。

“我們始終堅持一個鄭國的外交方針,堅持鄭昭公是鄭國合法君主的原則,而櫟城是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齊襄公正說得起勁,突然有人來報:“主公,鄭國政變,鄭侯被害。”

得,談了那麼多,白談了。

怎麼回事?原來,祭足前腳走,後腳高渠彌就下手了。高渠彌和鄭昭公一向就不對眼,而且一直在擔心昭公會找機會收拾自己。如今看見祭足去了齊國,不出意料的話會取得豐碩的外交成果,那時候昭公的翅膀更硬,自己的日子恐怕就更難過了。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高渠彌下毒手了,他利用昭公去城郊打獵的機會,派人假扮強盜,將昭公殺死。之後,火速從蔡國接回了鄭莊公的三兒子公子危,接任國君。

你不殺人,人就殺你。從這個角度來說,當初鄭莊公的看法是對的。

聽到這個訊息,齊襄公一拍桌子:“誰殺忽哥,我就殺誰。”當即就要起兵伐鄭,旁邊有齊國大臣提醒“主公就要舉行婚禮了,等等吧”。齊襄公想想也是,只得作罷。

齊襄公能等,祭足不能等啊,老婆孩子一大堆,也不知道安危如何。當下告辭了齊襄公,急匆匆回國。

祭足一輩子都在算計別人,可是還是免不了被人算計。所有動心眼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可是他偏偏栽在兩個幾乎沒有心眼的人的手中,一個是宋莊公,另一個就是高渠彌,兩個二百五給了他兩次措手不及。

所以,有人說聰明人往往折在二百五的手中,這是千真萬確的。

——老三之死

情況沒有祭足想象得那麼糟糕,他的家小很安全,沒有人動他們。不僅沒有人動他們,還有人給他們送糧食。

事實上,任何一個人當了鄭國的君主,都不會動祭足,一來他的實力超強,二來外交能力超強。所以,即便是昭公被祭足出賣了一次,再次回到鄭國之後,還是要仰仗祭足。而即便果斷如厲公,想要對付祭足的結果也是把自己給趕出鄭國了。

所以,不論是高渠彌還是公子危,從一開始也沒有想過要對付祭足,而是要拉攏他。因此在公子危登基之後,第一時間給祭足家裡送去了糧食。

得知祭足回國之後,高渠彌親自上門邀請,前去拜見公子危。公子危謙虛得很,問寒問暖,學習請教,最後還承諾原有待遇不變,依然擔任總理職位。

到了這個時候,祭足無可奈何,只得認命了。昭公已經死了,死人不能復活。公子危再怎麼樣,總比厲公回來好一些吧?

公子危是在那一年冬天登基的,轉年到了第二年初秋。初秋季節,齊襄公沒事找事,在衛國首止召開諸侯大會,中原諸侯國紛紛響應,各國諸侯都是親自前往。

邀請函也發到了鄭國。公子危一看,好啊,這說明齊襄公看得上我啊,咱不能給臉不要臉啊,去。

公子危決定去,可是自己沒什麼底氣,就把高渠彌和祭足都找來,要他兩個陪他去。

“主公,不能去,很危險。”祭足提醒他。

“為什麼?”公子危急忙問。

“第一,齊侯父子跟昭公關係都很鐵,你是殺了昭公登基的;第二,齊侯這個人很記仇,據說當年主公年輕的時候曾經跟他打鬥過,好像是為了鬥雞吧?總之,他一定記住了。”祭足看人看得準,資訊也很準。

“嗨,那時候我們都沒事幹,可不就鬥雞,他出老千,我當然不幹,就打起來了,結果我把他鼻血打出來了,他把我的雞給掐死了。不過,我不覺得他會記這些仇啊,沒事。況且,如果不去的話,那就徹底得罪他了,他們諸侯大會趁機出個決議,聯合起來征討我們,那才是禍從天降呢。”

總之,公子危下定決心要去。

祭足呢?下定決心不去。他藉口肚子疼,沒有隨公子危去參加諸侯大會,公子危只帶著高渠彌去了。

事情的發展與祭足的預料簡直一模一樣。

公子危和高渠彌來到了首止,第一時間去拜會了齊襄公。

原本,齊襄公也沒有殺公子危的意思,只要公子危對當年因為鬥雞打架的事情賠禮道歉,也就算了,頂多罰他學兩聲公雞叫。可是公子危偏偏就沒有賠禮道歉,他還以為齊襄公大人大量呢。

齊襄公很不高興,非常不高興。

公子危和高渠彌回到住處,正在那裡說齊襄公挺客氣之類的話,那一邊齊襄公派的兵已經到了,二話不說,抓起來再說。公子危也帶了侍從,但是人數懸殊太大,誰敢抵抗?

後面的廢話基本上就不用說了,齊襄公當然不會說因為當年鬥雞打架要殺你,而是說了一些類似篡黨奪權叛國行逆之類的套話,然後一刀把公子危砍了。而害死鄭昭公的高渠彌沒這麼便宜,被五馬分屍。

就這樣,公子危在鄭侯的寶座上只坐了半年多一點,就追隨大哥去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