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05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儒王夫之對唐朝宦官之弊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宦者監軍政於外而封疆危,宦者統禁兵於內而天子危……脅君自恣,乃至弒刃橫加,豈能無畏於四方之問罪乎?其(宦官)無所憚而血濺宮廷居功定策者,實恃有在外監軍之使,深結將帥而制其榮辱生死之命。”

究其本源,則在於“唐之立國,家法不修,淫聲漫色,自太宗以來,漫焉進御而無防閒之教,故其禍為尤酷矣!”

更可笑可嘆的是,大公公仇士良退休前,對這些宦官的徒孫們還明示太監執政精意:“天子不可令閒,日以奢糜娛其耳目,無暇更及他事”——此句太監“聖經”首義,被唐末僖宗以及明朝後期幾個青年皇帝時期的太監們發揮到極至。

不僅宦官作威作福,唐朝中晚期,朝內大臣也不讓人省心,幾乎各個拉幫結派,嚴重違背聖人“君子群而不黨”的訓言,山頭主義嚴重,黨爭日趨白熱化。

言起“牛李黨爭”,不僅僅是李德裕、牛僧儒兩人之間的“意氣”之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808年(憲宗元和三年)的一次制舉策試。當時,舉人牛僧儒、李宗閔等人的卷子直言時弊,文筆清新,憲宗覽翻試卷,大喜過望,馬上指示中書省準備委任這些人做官。不料,時任宰相的李吉甫(李德裕之父)作梗,認為這些冒進輕躁的年輕人背後主謀是自己官場對手裴垍、王涯等人,併到憲宗面前泣陳朝臣徇私、考試舞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