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04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元稹後來出任越州刺史,天天也一幫文士詩辭唱酬,“既放意娛遊,不修邊幅,以瀆貨聞於時”,青年時代的英勃銳氣,全然消失,成了一個官場老蟲子。

太和五年(公元831),大才子暴卒,時年五十三。元稹與白居易在詩歌方面齊名,史稱“元、白”,其悼亡詩也是中國文學詩上寫得最棒的一個人。

唐穆宗最後也因吃“丹藥”早死,時年才三十歲。其長子李湛繼位,是為唐敬宗,年方十五。

這位少年皇帝很有南朝荒唐天子的風格,好擊球走馬、打魚鬥雞、摔跤歌舞,日夜宴樂,還特別喜歡自己刻“聖德碑”歌頌自己。此外,他最喜愛的“運動”是半夜外出抓狐狸玩,宮中稱“打夜狐”。

詩人李商隱為此作《富平少侯》一詩:

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

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

彩樹轉燈珠錯落,繡檀回枕玉雕鎪。

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其中所用典故,並非指漢朝富平侯張安世之孫張放,實際是指漢成帝故事:“始為微行,從私奴出入郊野,每自稱富平侯家人”,正是暗指繼位時年方十五的唐敬宗。特別是“不收金彈拋林外,卻惜銀床在井頭”二句,形象描寫富貴少年天子用金彈打鳥並不愛惜,(典出韓嫣),卻愛惜井上自制的不值錢的汲水轆轤架,憨愚驕養之態,淋漓畢現。而此詩開頭一句“七國三邊未到憂”,喻指如同漢朝七國叛亂一樣的藩鎮割據與如同戰國的燕趙秦邊境的匈奴一樣的吐蕃、回鶻、党項等邊患,從未被少年天子唐敬宗當成憂心之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