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大司徒道:“帝言極是。臣從前早已計劃過,大概一國百姓的風俗第一要使他厚,而不可使他保因為厚則相親相愛,各安其分,自然無悖亂之事發生。風俗一薄,則相詐相爭,糾紛日多,流弊不可究詰。臣聞古時有一個外國,他們的政策專以尊少為主。他們的意思:以為時代是有變遷的,世界是日日進化的。年老的人,他的思想已不合於現在的潮流,所以應該付之淘汰,才不會阻滯進化,甚至有年過四十即可殺去之說。

按照到“四時之運,功成者退‘的話,似乎亦有點理由,然而未免太刻薄了。年老的人經驗既多,學識自懋,豈是那種後生小子所可及?就使說他的思想已與時代不合,但他在年富力強的時候亦曾經為國宣勞,為民盡力,應該仍舊加以隆禮,優與報酬。假使因為他年老而輕棄之,鄙賤之,甚至於殺之,試問與殺功臣何以異?天下最不平的事情無過於此!此風一開,傾軋排擠,何所不至?民風民德,不可問矣!所以臣已與大司稷商酌,請他於羨餘的米穀儲蓄項下,每年劃出若干另行儲存,專為養老之用。尚未就緒,不意帝已先行想到,真是極美之事。”帝舜道:“那麼這種米穀就在每個學宮之旁另築一廩,儲藏起來吧。”大家都以為然,這事總算通過了。

後來又討論老人之年齡和他的資格。討論結果,年齡當然以七十歲為最低標準。資格分作四種:一種是有德行的人,一種是他的子孫死於國事之人,一種是已致仕之大夫,一種是尋常之老者。四種之中,前三種都請他到太學裡來養,後一種在小學中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