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23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還是兼要那刑賞政治的權柄呢?兼要刑賞政治的大權,兒有點不放心,恐怕吃不住,弄糟了,倒反為難。如其只要富貴尊榮,那麼兒有辦法,三弟儘管去做那邊的諸侯,居這個爵,享這個名。由兒另外派遣精明強幹的人去代治那個國家,一切賦稅等等統歸三弟,豈不是富貴尊榮都齊全了嗎?”

那後母聽到這話,正在忖度,尚未發言。那象本在後面靜聽訊息,等到這個時候,覺得萬萬忍不住,直跳的跳出來,叫道:“二哥,好的好的!就是這樣吧!我橫豎不知道什麼治民理國之道,我只要富貴尊榮便罷了。”帝舜聽了大喜。過了幾日,就釋出命令,封弟象於有庳,但是象不必一定在那個國裡,仍舊可在家伺候父母,來往極為自由,亦算是幸運之至了。

一日,帝舜視朝,問群臣道:“從前洪水為災,百姓流離蕩析,艱食鮮食,生命尚且不保,當然談不到”教育‘二字。

如今水土平治已經二十餘年,大司稷播時百穀成效卓著,天下百姓大約都可以算小康了。但是人心容易為惡,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古人說的話一點都不錯。大司徒歷年播教以來,教他們親睦,教他們謙讓,效驗亦已大顯。不過朕的意思:於成人而施教化,收效較難,因為習慣已成,成見已深,一時不容易改轉,不如先就重蒙教起,古人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所以朕擬大規模的設起幾個場所來,無論什麼人家的子弟都叫他來學。這個場所的名字,就叫作學。學有二種:一種是學些技能及普通的知識;一種是學做人。有了技能和知識,將來長大之後就不至變為遊民,可以得到一個相當的職業,以維持其生計。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將來長大之後,到社會上去,就是一個善人。人人都能如此,國家豈不是就大治,刑罰就可以不用嗎?古人說:“移風易俗,莫大於教。’膚的意思如此,汝等以為何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