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們將考察馬克思是如何一步一步揭示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形式的發展的”。馬克思的《資本論》從討論商品和貨幣開始,進而考察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以此說明勞動過程中剩餘價值的生產是資本獲取收益(貨幣增殖)能力的基礎。作為資本主義社會財富的表現形式,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因素。這兩者又同生產商品的勞動所具有的兩重性,即創造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和創造價值的抽象勞動相對應。但馬克思認為,商品的使用價值是與生俱來的,是它本身的自然形態;但其價值形態則只有透過迂迴的道路,在和別種商品的交換中才能獲得,也就是商品的交換價值。這樣,透過由簡單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貨幣形式的歷史發展過程,馬克思論證了貨幣的產生。顯然,這個貨幣與實物存在著根本的區別,它是聯絡到與使用價值或技術完全無關的價值形式。馬克思認為,變成貨幣的商品在進入流通之前已具有價值,這個價值是由生產貨幣所需要的勞動時間決定的。貨幣一旦形成,商品的交換過程就成為商品流通公式“W—G—W”。在這裡,商品是單純作為商品而出現,而貨幣是單純作為貨幣而出現,但貨幣的這種獨立的價值形式(貨幣是在商品流通之外被積累的,而且貨幣也是整個商品流通的經濟形式發展的最後產物),就成為“資本的最初表現形式。”(馬克思,1867,中譯本第167頁)。但是,當出現了僱傭勞動和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即當資本家用一筆貨幣僱用勞動和購買生產資料時,他所支付的不是勞動的價值而是勞動力的價值,目的是要獲取剩餘價值(貨幣的增殖),即貨幣是用於為了貴賣而買時,它就轉化為資本。正如馬克思把它化成公式時寫道:“因此,G—W—G′事實上是直接在流通領域內表現出來的資本總公式。”[105](同上,中譯本第177頁)“在生息資本的場合,G—W—G′的流通。表現為一種簡練的形式,G—G′”。這種流通形態成為資本流通的一般形態。作為生產的目的,使用價值的轉化在這裡就為交換價值的量的擴大所代替(馬克思,1867,中譯本第4章)。換句話說,只有當資本家能夠從中得到一筆數目更大的貨幣時,他才有理由投資於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而這個增加的貨幣,即G與G′的差額,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剩餘價值(ΔG)[106],其貨幣表現即為利潤,它為資本家提供了“生產的直接目的和決定動機。”(斯威齊,1942,第4章)。也正因為貨幣增殖(ΔG)的出現,使得這個形態中的貨幣不再是單純的貨幣,而是成為了資本形態的貨幣,即貨幣資本。在這裡,貨幣的增殖即利潤的獲得就成為資本流通的推動力,這也是整個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得以運轉的動力。因此,貨幣與資本的關係,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就象連體兄弟一樣影形不離。換句話說,貨幣的普遍性使得一切不同的勞動活動彼此發生聯絡,而且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所有的統計資料都是按廠商以貨幣為基礎的成本—收益計算得到的,廠商的行為目標和行為基礎都是以取得貨幣增殖為導向的,是為了追求貨幣利潤的最大化。在此基礎上,馬克思將價值理論、貨幣理論和資本理論聯絡在一起。在討論勞動價值論時,馬克思把貨幣的本質視作為一種社會關係,並強調了只有貨幣才能表示勞動時間的價值,即貨幣是具體化在商品中的勞動的衡量標準。當只有貨幣能夠作為價值尺度來計量價值總量時,它將與只具有相對價格意義的一般商品相區別。而馬克思這樣表述貨幣的性質正是為了說明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因為所有的商品,作為價值,是具體化的人類勞動,所以它們本身是可以衡量的,它們的價值可以共同的用一種同樣的特殊商品為衡量標準,並且這種商品可以被摺合為它們的價值的共同標準,就是摺合為貨幣。貨幣,作為價值的計量標準,是內在於商品價值的衡量的必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勞動時間”(馬克思,1893)。可見,在馬克思經濟學中,貨幣和勞動力分別作為一種商品的存在,是資本主義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沒有貨幣,資本主義就不可能存在;沒有工資勞動,就沒有貨幣。所以,資本主義經濟從本質上講是一種“貨幣經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