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2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③盧卡奇:《關於社會存在的本體論》下卷,白錫堃等譯,重慶出版社,1991年,第91—92頁。

④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卷,郭大力、王亞南譯,商務印書館,1972年,第315頁。

⑤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3—494頁。

斯密力圖把利己心當作人類學的抽象概念來處理,是他的經濟人思想中的庸俗成分。事實上,正如美國學者赫希曼所指出的,“利己心”概念(self-interest)中的利益(interest)一詞,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一開始並不限於指人的物質利益,在16世紀,這個詞的意義“涵蓋了人類的全部欲求”;16世紀以後,“利益一詞的含義透過某種過程正在被狹義化為對物質經濟利益的追求,這就是英語史和德語史的趨同點。”①斯密提出“利己心”概念,意味著赫希曼所指的上述詞義改變過程的最終完成。

斯密經濟人思想中的矛盾,反映在其具體經濟理論、特別是分配論中。正如日本學者大河內所看到的,“在‘利己心’表現在經濟生活中的時候,它不是‘經濟人’一般,也不是‘交換人’一般,而是土地所有者、工商業者,也是‘貧窮勞動者’”。②不同階級的“利己心”在其利益上是互相對立的。例如,斯密在討論工資的形成時這樣說:“勞動者的普通工資,到處都取決於勞資兩方所訂立的契約。這兩方的厲害關係絕不一致,勞動者盼望多得,僱主盼望少給。”還說:“我國商人和製造業者,對於高工資提高物價、從而減少國內外銷路的惡果,大發牢騷;但對於高利潤的惡果,他們卻隻字不提。”③這表明,斯密在具體分析中事實上放棄了抽象的經濟人概念,轉而透過具體的經濟關係來規定人的動機和行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