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2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3-06-03 16:41:37

胡太后聽政之初也頗為勤政,她命人制造了一駕專門用於她審理案件的車子,時常乘坐這個車子,從雲龍門出宮,由千秋門入宮,在宮外親自受理民間的投訴。還曾親自在朝堂上考核州郡送來的秀才。但總體上來說,在胡太后第一次臨朝稱制期間,她處理的都是一些枝節性問題,對於影響軍國前途命運的大事並無高屋建瓴的規劃,這與同樣曾經臨朝稱制、銳意改革的馮太后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在宣武帝時期,北魏境內連續數年發生了波及數州的大範圍地震等自然災害,而宣武帝卻執意與南朝作戰,幾乎耗盡了北魏政府所有的儲備,在這種情況下,胡太后聽政後,不僅沒有改變國策,依然與南朝保持敵對狀態,而且還不珍惜民力,大肆修建佛寺,這實在是不明智的。

除此之外,胡太后所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概括起來主要有三:

一是北方邊鎮問題。北方六鎮原來是捍禦柔然南下的屏障,平城時代這裡受到高度重視,駐守六鎮的邊將都是鮮卑子弟,他們不僅享受到免稅的優厚待遇,而且,在仕途上與其他各處官員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因殺敵立功獲得晉升的機會比別處更多,因此,鮮卑子弟也都願意鎮守邊鎮。但是,到了孝文帝遷都洛陽、實施漢化,繼而將軍事重心南移以後,加之柔然衰落,對北魏北部的威脅減小,六鎮的重要性急劇下降,鎮將、鎮兵、鎮民的地位隨之下降。過去,六鎮都大將、大將動輒就是宗室親近諸王,到了孝文帝遷都之後,這種情況再也不復存在了,孝文帝還曾派遣源懷持節巡撫北邊,源懷回奏:“北邊邊事少而配備的官員多,請求減少五分之二。”孝文帝同意了。到了宣武帝時期,北方邊鎮往往成為一些被貶謫的官員的去處。除了軍事重心南移的影響外,制度和文化層面的變革也影響到了北方邊鎮軍民的地位。孝文帝改革後,採取了門閥士族選舉用人的制度,南遷後的鮮卑貴族被漢化了,他們得到了優先的任用,而留在北方六鎮的軍民還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著鮮卑文化傳統,他們發現自己從原先的統治者突然成了國家的棄兒,不僅仕途無望,而且還受到歧視。隨著六鎮地位的下降,出任鎮將的人大多不是優秀人才,他們到任之後,大肆巧取豪奪,欺壓當地軍民,引起了當地軍民的強烈不滿,甚至有的竟然叛逃到柔然。胡太后聽政後,北方邊鎮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任城王元澄認為,北方六鎮鎮將地位下降,人選往往資歷很淺,擔心柔然南下,侵擾祖宗宗廟,他上書請求要選拔朝廷重臣擔任邊鎮鎮將,加強北方邊境的戒備。胡太后下詔命令群臣商議對策。廷尉少卿袁翻認為:“近來,在選拔邊鎮官員的時候,往往不管才能,只看門第級別。有些貪婪的人擔任鎮將以後,憑空增加大量軍隊員額,設定了很多職位,而用的人要麼是自己的親戚,要麼就是受人財物請託的人,這些人全無保衛邊疆之心,一心就是想著搜刮百姓,聚斂財物。他們到任以後,整日驅趕著強健的鎮兵們前去擄掠,遇到強敵,這些鎮兵就被敵人俘虜;如果能擄掠點財物,就奪歸己有。至於一些老弱病殘的鎮兵,只要是稍稍有點手藝,無不被他們從軍營裡挖出,充當自己家的苦力,百般虐待。下餘的鎮兵有的被他們派到深山去砍伐樹木,有的被派去平整土地,甚至讓他們充當商人,日夜奔波於道路之上。這些鎮兵們的工資本來就十分微薄,本錢也非常有限,可是,將領們卻收取貨真價實的絲綢,只給他們分量不足的米粟,榨盡鎮兵們的力氣,卻讓他們衣不遮體;坐享他們的勞動成果,卻讓他們食不果腹,一年到頭,週而復始,再加上疾病的折磨,有十分之七八的人就這樣死掉了。所以說,敵人窺伺我邊境,侵擾我邊鎮,這都是邊將用人不當所致。我認為,從今往後,南北邊鎮以及下轄的郡縣包括佐吏、統軍、一直到城主,全部要由朝廷群臣舉薦,務必做到任人唯賢,人盡其才,不論門第;如果稱職的就連同舉薦的人一併賞賜,不稱職的,連同舉薦的人一併處罰”但胡太后卻未能採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