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角度鳥瞰當代中國,法治乃是一種必然。在市場化的程序中,我們所切身體驗到的,也許並非經濟結構的轉型,或政治口號的更迭,而是一個臣民社會的漸行漸遠。我們需要法治,因為在一個逐漸發育的公民社會里,無論是調整人們日常關係,抑或限制公權力的濫用,都必須更多地依賴法治。
驀然回首,“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治國方略,已在中國推行了十年。十年來,無論是高速前行的法制建設,還是追尋社會公正的精彩訴訟,抑或公民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的茁壯生長,都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依法治國”這一神聖的信仰,正在逐漸深入我們民族的靈魂。
然而,對於我們這個曾長期陷入人治泥沼的國度而言,十年,僅僅是“依法治國”長征路上的第一站。十年來,無論是一些脫離法治軌道的悲情個案,還是一些公權力機關漠視民意、傷害民權的舉動,抑或是一些“下位法”對憲法、法律的公然歪曲和抗拒,都一次次地以現實的姿態發出追問——我們所努力追求的法治,究竟是憲法、法律大,還是法規、規章大?究竟是“法”大,還是“政”大、“人”大?
在現實的法治生態中,也許我們無法估算,人治對法治有多少侵蝕,地方立法對國家立法又有多少僭越。在一些地區,我們不時看到的是這樣一個不等式——憲法<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紅標頭檔案<領導意志。當我們提倡“還是制度靠得住些”時,個別官員卻巧妙地將個人意志轉化為“紅標頭檔案”來加以貫徹;當我們提倡“依法治國”時,一些地方或部門又巧妙地將地方利益或部門意志轉化為“規章”或“規定”來予以推行。我們不得不追問,一些異化成工具主義的“法制”,一些壓抑於“人治”陰影下的“法制”,難道是我們所追求的理想法制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