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55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日期:2011-11-08 21:24:48

當國家權力被個人切割後,美國就表現出個人主義的特點。 而且,由於商人的天性就是逐利,所以美國這個國家體現了突出的逐利特點。 美國先賢們基本上都是富人,主要由一幫種植園主組成。 按照現代的語言,這些人就是企業家和商人。 他們雖然冒著上絞架的風險,領導北美的獨立戰爭,但是“斤斤計較”的精明反映在他們的每一個行為中。 在獨立戰爭中,最響亮的口號是“不自由、毋寧死”,吸引了無數人參與進來。 但實際上,美國先賢們不會為“自由”這種虛無縹緲的口號而冒險,他們要把“自由”這個概念弄成實實在在的利益。 所以,他們反對英國的過程中,真正的著眼點在於“無權利、不納稅”,可以說是非常實際而精明的商人思維。 權利和納稅(義務)相配套,就是商人“交換”的文化思維的產物。而且,這些人在基督教文化 中成長,對於人性中的貪婪(也就是原罪的開端)具有極高的警惕。 這些先賢們一方面想方設法不讓別人隨便佔自己的便宜;另一方面自己要透過做生意獲利。當英國開始對殖民地增稅的時候,這些先賢們不僅僅看到的是眼前的稅收,而是看到一個趨勢。 如果這樣徵稅下去,那麼殖民地人民創造的財富都要被英國弄走。 而美國先賢們擁有殖民地中最多的財富,所以也就有最大的責任反對英國,保護殖民地的財富。 如果他們不起來抗擊英國,那麼財富更少、學識更少的小種植園主和平民更沒有動力去行動。 所以,這些殖民地的大財主、高知識的群體首先要冒生命危險行動起來,這就是財富越多、社會地位越高、責任越大。 而華盛頓作為殖民地的大富豪、最會打仗的人,當大陸軍總司令也是順理成章。 而華盛頓自己負擔各種費用做總司令,也是他作為大富豪需要做出的姿態。 而這些先賢們在建立美國的過程中,精明的思維更明顯暴露出來。 在“制憲會議”討論美國憲法條款的過程中,一方要求廢除奴隸制度;另一方出於自身的利益,堅持奴隸制度的合法性。 雙方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不下,制憲會議差點失敗。 也就是說,殖民地代表們即使不要一個統一的國家,也要保護自己的利益。 不能保護自己利益的國家,各殖民地寧願不要。 這種以本殖民地利益為主導的思想,貫穿於美國建立的過程中。 透過殖民地代表們的反覆爭論,儘可能減少美國憲法中可能存在的漏洞,防止美國憲法被少數人利用,成為危害大多數人利益的工具。 代表們就像訂立商業合同一樣 ,將每個條款都仔細檢查,防止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可以說,代表們的這些行為,充分體現出商人的精明,以及商人的“交換”思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