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42節

熱門小說推薦

人類經過數百萬年的進化期,數萬年的矇昧期,數千年的遊牧與農耕期,數百年的工業文明走到今日。人類已經聰明的無以復加。可是人類總也沒有走出自己的影子。當人類學會了行走,戰爭就在陸地上展開;當人類學會了航海,戰爭又在海洋上展開;當人類插上了翅膀,戰火蔓延到天空。現在人們進入了太空,太空的戰爭又將或已經展開……

人類走到哪裡,就把戰爭帶到哪裡。

沒有什麼地方不被看成戰場,沒有什麼技術不能用於軍事,這就是歷史,這就是現實,這就是人類未來的命運。

但是,人類不可能帶領戰爭走得更高了。21世紀不會是人類最後的世紀,但太空肯定是人類最後的戰場。為了決勝在最後的戰場,美國未雨綢繆,世界如夢方醒。

二、垂直的戰爭——衛星對準星:隱在美國空中勝利背後的太空因素

如果從頭梳理美國近二十年來所向披靡的戰爭,我們就會發現,隱在美國空中勝利背後的太空因素:海灣戰爭,美國動用100餘顆衛星;科索沃戰爭美國及盟國動用70餘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也動用了50餘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衛星,美國實現了夜晚單向透明,實現了遠距離精確打擊,實現了數字鉸鏈,並最終使戰爭呈現出“三非”——時下非常時髦的名詞——特點:非線性、非接觸、非對稱。

太空——戰爭最後的高地(2)

看看阿富汗發生的事我們就明白,當太空力量介入戰爭,戰爭的樣式和結果會是什麼樣子。我們一定對20年前蘇聯紅軍的折戟沉沙記憶猶新。所以,我們就對這樣一幕場景非常難忘了:一個漆黑的夜晚,美國偵察衛星鎖定了幾個逃跑的塔利班士兵,因為其中一個人是大個子,看上去很像本拉丹。一枚“聯合直接攻擊丨炸丨彈”而不是一枚洲際導彈,在衛星的導引下,準確地飛向目標。

人們只看到美國的飛機在阿富汗上空炸來炸去,而沒有看到幾百公里太空上,上萬公里棕櫚樹下,那一雙雙美國式的深藍色的眼睛,已經把戰場看的清清楚楚。飛機扮演的不過是拳頭和子丨彈丨的角色。

佛羅里達坦帕灣,風景迷人的海灘上,棕櫚樹隨風搖曳。美軍中央司令部——此次美軍反恐戰爭指揮中心就坐落這裡。作戰室裡,指揮官們像度假的遊客悠閒地欣賞電影一樣,觀看並談論著來自世界各地、主要是阿富汗的圖象。然後,由四星上將弗蘭克斯對全球美軍發出打擊塔利班的命令。透過衛星,美軍可以對監控區的每一個人進行跟蹤。阿富汗崇山峻嶺的每一個山洞都清楚地顯示在巨大的螢幕上。攻擊指令下達給巴基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機場和印度洋上的美軍航母、美國本土的飛機,甚至情報人員。

由於衛星的參戰,飛機也不再是像越南戰爭一樣,飛臨敵人頭頂,雨點般的普通丨炸丨彈划著拋物線尖叫著落下。美軍特種部隊用鐳射把地面目標“繪製”出來發給攻擊機,飛行員把這些資料輸進“聯合直接攻擊丨炸丨彈”,2000磅重的精確制導丨炸丨彈透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依靠自身操縱,準確撲向目標。

美軍還使用了“食肉動物”。這是一種可以不間斷攝像、並即時將圖象傳回基地的無人駕駛飛機。科索沃戰爭時這種“動物”也曾經參戰,但那時由於它無法確定自己的位置,因此也使它的價值大打折扣。但現在它裝上了“全球衛星定位感測器”,傳回基地的每一幅圖象都記錄著準確的經度和緯度。它還裝有鐳射指示器,為攻擊機的導彈指示目標。本.拉丹的軍事指揮官穆罕默德.阿提夫就是死於“食肉動物”的準確發現和精確指示。

由於塔利班是一支像山老鼠一樣原始的軍隊,在美國這隻巨雕的撲擊下毫無還手之力;所以,從一開始,阿富汗戰爭的軍事實質就被忽略了。雙方真正的差異,不在飛機、坦克數量和效能上,這種比較方式在蘇聯還是超級大國的時候就失效了。

2001年12月初,小布什在南卡羅來納州的城堡軍事學院發表演講時指出:阿富汗上空飛行的精確打擊空中力量和無人駕駛飛行器,每天都在改寫著作戰的規則;阿富汗作戰使我們對未來軍事思想有了更多的認識,比專家和智囊們討論10年的收穫都大;當我們所有軍隊都能連續確定和跟蹤移動目標,包括從天空和太空中進行監視,戰爭方式就會真正發生革命性的變化。

如果說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還是以天空對地面,戰場呈俯衝態勢的話,到了阿富汗戰爭,已經是以太空對山洞的完全垂直態勢。前北約——科索沃戰爭指揮官克拉克將軍不假思索地說:海灣戰爭的模式過時了。

西方軍事專家評論說:塔利班在和看不見的敵人作戰,成為美國軍事革命的首批犧牲品。這次革命最終會像火藥的運用一樣具有歷史意義。

三、大戰場上空的天燈——太空是戰爭“食物鏈”中的最高階。就像鷹是所有食物鏈中最高階一樣。制太空權成為制空權、制海權、制資訊權的前提。

伊拉克戰爭,全世界看到,有著相當規模的伊拉克正規軍,雷達不能開機,飛機不敢升空,導彈無法瞄準,互相無法聯絡。整個戰爭過程中,竟然沒有發生一次象樣的戰鬥——更不用說戰役了。伊軍以比塔利班低得多的戰爭效率,創下世界敗戰紀錄。

海灣戰爭結束後,一位美國空軍的將軍說:戰場的情況就好象一個突然開啟電燈的廚房,伊軍是滿地亂跑的蟑螂,我們一個一個地、不慌不忙地把他們全部殺死。而伊拉克戰爭中,還沒有等到美軍的“電燈”開啟,那些“蟑螂”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相當程度上,由於20年來美國的戰爭表演,世界興起了所謂的新軍事革命,而舉世公認的世界新軍事革命的核心,是資訊化。資訊化包含這樣三個層面:武器平臺電子化、作戰系統網路化、戰場打擊心理化。而其中,作戰系統網路化又是資訊化的核心,即人們耳熟能詳的C4ISR(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的英文簡稱)系統。

在C4ISR系統中,幾乎所有的方面都依賴於太空那些各司其職的衛星。衛星是那些資訊系統的源頭之水。有人把這個系統比作一張掛在太空鉤子上的天網。我寧願把它看做照亮大戰場的天燈。誰有了這樣一盞燈,誰就能把自己和對方看得清清楚楚,而同時卻讓對方的眼睛睜不開。戰場上,機動權就是軍隊的生存權,你無法發現和?制對手的機動權,你就無法消滅和戰勝敵人,還可能被敵人所戰勝。這就是美國在越南和朝鮮戰爭中的教訓,也是近年來美國戰爭勝利的經驗。美國為什麼現在有了這樣的經驗?就是因為現在的美國有了這樣的太空力量和以其為基礎的C4ISR系統,可以讓自己耳聰目明同時卻讓對方耳聾眼瞎。美國已經可以在不流血和少流血的情況下,輕鬆地贏得一場區域性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結局證明,它甚至可以以極少的兵力在20天的時間裡佔領一個世界中等強國。俄羅斯因為沒有這樣的技術水平,因此也沒有這樣的戰爭能力,所以,它至今深陷在車臣游擊戰的泥潭中難以自拔。

太空——戰爭最後的高地(3)

就像鷹是所有食物鏈中最高階一樣,太空也是戰爭“食物鏈”中的最高階。沒有空中優勢,就不會有地面和海上的優勢;沒有資訊優勢,就不會有空中優勢;而沒有太空優勢就不會有資訊優勢。制太空權成為制空權、制海權、制資訊權的前提。

這也是世界國家軍隊的啟示:要想取得未來戰爭的勝利,要麼也擁有這樣的一盞天燈,要麼就打掉對方的天燈,讓對方和自己一樣在黑燈瞎火中混戰。

美國人非常清楚,它迄今為止取得的所有的勝利,有著很大的運氣的成分——它所有的對手都沒有太空實力。它用自己的太空實力,剝奪了對方的空中實力,再用自己的空中實力,去剝奪對方的地面實力。它就這樣像孫臏設計的田忌賽馬一樣,運用不對稱原理,一個個地剝奪了對方的常規戰爭能力。它已經這樣幹掉了海地、巴拿馬、格瑞那達、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等等它不喜歡的政府,還幾次嚴懲了它不喜歡的利比亞。它還在準備幹掉或嚴懲另外一些這樣它不喜歡的但同時又是弱小的對手。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