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肥饒,兵力精強,遠方士庶多往歸之,邛笮君長皆來貢獻。李熊復說述曰:今山東饑饉,人庶相食,兵所屠滅,城邑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覆以天下。名材竹幹,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銀之利,浮水轉漕之便。”
“河西殷富,帶河為固,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又 ,“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
“舊交阯土多珍產,明璣、翠羽、犀、象、瑇瑁、異香、美木之屬,莫不自出。前後刺史,率多無清行,上承權貴,下積私賂,財計盈給,輒復求見遷代。”
西羌諸族、西南夷、交阯越人恰恰威脅的是這些富庶地區,朝廷當然不能坐視不理。後漢書記載:“朝廷以金城破羌之西,塗遠多寇,議欲棄之。援上言:破城以西,城多完牢,易可依固。其田土肥壤,灌溉流通。如今羌在湟中,則為害不休,不可棄也。帝然之。”將軍馬援的意見不僅最經典,而且在實際軍事行動中也出力最大。馬援先後率軍破羌眾、擊烏桓、徵交阯微側,尤其是西征、南下效果非常顯著,為鞏固帝國統一、宣揚東漢皇威立下汗馬功勞。
在正確的戰略指導下,經過一番殺伐征討,四方蠻夷被迫承認了中央帝國的絕對權威。叛亂的羌部、蠻部被鎮壓,遷徙到內地,交阯微側被斬、九真都陽賊被破、南越族再次恭順,貊人被招降,夫餘王(東北少數民族),烏桓大人、鮮卑大人相繼遣使入朝進貢表示願意內屬。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東師等十六國“皆遣子入侍奉獻,願請都護。……帝以中國初定,未遑外事,乃還其侍子,厚加賞賜”。最強大的匈奴也發生變化,先遭東胡烏桓部重擊,後分裂成南、北匈奴兩部而勢力衰落。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宮、揚虛侯馬武上書:請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不久南匈奴主動要求內附、請求“和親”,劉秀爽快地答應;南匈奴單于後發兵擊破北匈奴,卻敵千餘里,東漢朝廷授南單于璽綬,始置使匈奴中郎將,將兵衛護之。屢遭重創的北匈奴也恬臉多次派人見東漢邊郡總督,請求和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