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31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如果試圖從理論上對農業科技產生的農業生產率的提高進行定量的資料分析很困難的話,那麼從感性認識上進行邏輯推斷就容易很多。我上初中的時候學習中國歷史,其中戰國部分有一幅農業機械插圖:曲轅犁。我至今清楚地記得在那次課後同學們自發地就這臺“農業機械”開展了熱烈的討論:乖乖,戰國時的老祖宗們就用這玩意了,今天我們還在用啊!老祖宗們太有智慧了!當然我們當時也有疑問:為什麼2000年了這玩意始終沒有變成拖拉機呢?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單靠幾千年持續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犁頭、钁頭、鋤頭等“頭”們,我們的農業發展無異於天方夜譚。我到現在無比痛恨那些冰冷沉重的“頭”們,因為它們幾乎伴隨了我童年和少年的整個階段。

當時化肥和農藥的推廣其實一開始是受到農民抵制的,在第一個“吃螃蟹”的家庭的畝產量大幅提高的示範作用下才被大家接受。農藥和化肥類似,我小時候有兩個假期跟媽媽在自家地裡用手捉蟲子的,放在瓶子裡回家喂小雞,絕對環保。

但農業科技逐步推廣之後,農村原有的勞動力就容納不了了,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了。

3.60、70年代奠定的完備的農業基礎設施

當時農業發展還有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之前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所形成的健全的農業基礎設施,尤其是水利設施。袁隆平就曾經公開表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所進行的農田基本建設是至今最好的。當時的農業基礎設施對農業發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可惜的是在包產到戶之後原有的農業基礎設施被逐漸破壞殆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