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際收入轉移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經濟現象。誰無兒女?誰無父母?人都有年輕力壯的時候,也都有年老體衰的一天。縱然由於社會進步,新一代創造財富的能力普遍高於老一代,但這並不意味著老人們過去的奉獻毫不值錢!這種老人剝削論從本質來看是和種族歧視性質類同的反人類、反社會思想。
日期:2011-10-28 11:41:33
六、福利制度導致經濟效率低下,扭曲市場價格,尤其是造成教育和醫療的價格太低
研究過福利經濟學的人們應該知道,福利制度的設計不完全以純經濟因素和市場法則為核心,其中既有大量來自人類社會傳統的東西,也牽涉到社會倫理道德的範疇。即使單純考慮經濟效益、不考慮社會效益,免費教育和醫療或者是廉價教育和醫療服務也對經濟發展有莫大的好處。
部分頭腦僵化的中國經濟學者,只會念放任自由經濟模式有利於競爭和資源最佳化配置的經,卻避談市場失靈等現實缺陷。他們認為福利扭曲了市場的價格,讓教育和醫療過於廉價,大家過度消費這類服務,資源配置將會影響到滿足社會的其它需求。
這些觀點粗打眼一看,嗯,好象挺有道理的。其實卻經不起推敲,更沒考慮到教育和醫療行業的特殊性。
首先就醫療而言基本不存在過度消費問題。誰沒病會去想著吃藥和動手術?這麼幹的人才是腦子有病,那些過度消費論者在這裡連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前提都拋到爪窪國了。各國醫療福利保障制度不是沒有暴露問題,比如說某些人泡病號吃福利津貼,比如說醫療機構故意增加服務內容以提高本單位的經營收入。但這些和過度消費沒關係,一般可歸類為道德風險,而風險也並非單獨來源於消費者,供給環節同樣存在問題。其次,一個行業的發展取決於市場容量,服務的物件越多、市場容量越大,這個行業越容易發展,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和收入也越高。怎樣擴大市場容量,當然是降低價格和提高質量,以優越的價效比吸引客戶,也就是我們中國人習慣的說法“薄利多銷”。不談中國當代醫療衛生事業的種種荒誕景象,隨便拿來哪個國際權威機構的統計分析資料,比較萬人醫療設施和醫務人員的比例,比比醫療行業的水平,中國的嚴重落後狀態是世人皆知的。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而且在世界上把醫療衛生事業純商業化運作的國家真的很少,連日本這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都規定醫院不得作為贏利性機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