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3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我雖然是學經濟類專業的,其實也是不學無術,迷迷糊糊。十年前,我接觸到一些企業改制案例,才發現原來國有和集體差別還大。比如一百人的小企業,想改個制,搞成全體職工持股。如果是集體企業,恭喜你,股份可以低價(甚至無償)分配給大家了,因為從法律上來講這個企業就是屬於這幫人的。如果你是國有企業,對不起了,想要持股必須給出足額補償。因為資產是全民所有,全民就是包括本樓主在內的13億人,理論上,這100個職工只佔有企業產權的1300萬分之一,所以你必須出錢買啊,不然就算是國有資產流失啊。

我又扯遠了,回到解放初期的農村。

1952年土改結束後,中國農村的合作化運動隨即開始。一開始,這個合作化是農民相互合作性質,不觸及產權。1953年,中央提出了建“初級農業合作社”,這是半社會主義性質。1955年,提出組建高階農業合作社。到1957年,全國絕大部分農戶都參加到高階社裡。1958年以後,在高階社的基礎上,又合併組建以“一大二公”為基本特點的人民公社。(這一段我不是憑記憶寫出來的,時間實在記不清了,在書上查的。)

這個過程,不到十年,讓人眼花繚亂。我真佩服當時基層幹部的執行能力,能折騰啊。賈平凹那部小說《秦腔》裡,主角是個老支書,“土改時他拿著丈尺分地,公社化他又砸著界石收地,國家一改革,他再給大家分地……”真是比伊拉克、南聯盟都抗折騰啊。如果從產權上來看,土改前,是地主私有制,土改後,是農民個體私有制,而到1957年建成高階社,耕地(也包括其他生產資料)就不再是私有制的了,而是變成集體所有制了。所以,老解放區的農民擁有土地,長的有十多年,新解放區(佔農村多數人口)的農民擁有土地,其實不過五年而已,還沒有捂熱,就被收回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