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要知道,董先生是在與狼伴舞。“易王,帝兄,素驕,好勇。仲舒以禮誼匡正,王敬重焉。”(《漢書?董仲舒傳》)當這位心起異志的藩王別有用心地問他,“粵王勾踐與大夫洩庸、種、蠡謀伐吳,遂滅之。孔子稱殷有三仁,寡人亦以為粵有三仁。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決疑於君。”董仲舒也話中有話地對答:“臣愚不足以奉大對。……粵本無一仁。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最終打消了易王的非分之想。

他由此知道,劉姓諸王時刻怦怦亂跳的篡逆之心。

由此,他也更為知道,自己的儒學思想體系對於這個大一統的王朝該有多重要。

其實,遠在與漢武帝關於天人三策的問對之中,他就清楚,自己的學說必將大倡於天下,必將盛行於大漢王朝。因為,漢武帝的貌似問策,其實只是他糾結於腦際的朦朧統治思想欲求得學理上的印證,和哲學上的梳理而已。董仲舒的對策與其說是迴應,不如說是董先生用自己的思想體系對漢武帝想法進行的一場理論上的廓清。

董仲舒吸收了自春秋史墨至戰國鄒衍以來,一直延宕的陰陽五行學說,同時汲取了墨家的思想營養,又對以公羊春秋為主的儒家學說進行神秘主義改造,最後形成了自己自成體系又寬廣博大的學術體系。

首先,他認為“天人合一”。強調“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這就確立了君主權力神聖不可侵犯性,但過分膨脹、肆無忌憚的君權,又必須受到制約,所以他製造了“天譴”理論。當人君的行為不合天意時,“天出災害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惟恐,其殃咎乃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