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返回

搜尋 繁體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

作者 : 呂思勉

《你一定愛讀的極簡中國史》作者是呂思勉。由呂思勉先生在歷年教學講稿和史學研究的基礎上完善而成,詳細地記敘了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二十世紀上半葉期間的中國歷史,是一部完全意義上的中國通史。全書按中國歷史社會的變遷劃分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現代五個不同的時期,規模宏大、視野開闊,史識豐富,筆調流暢,是瞭解中國歷史公認的權威版本。

最近更新 2020-04-14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

作者 : 閻步克

《從爵本位到官本位》作者是閻步克。《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的重心是討論秦漢時的官僚等級制度。作者把官階研究的物件,定義為官職的分等分類和官員的分等分類兩點;基於品位一職位視角,提出了品位結構概念,用以觀察各種位階的組合、搭配和連結樣式;對品秩的構成要素、品位結構變遷的主要線索、官階研究的各個層面,進行了建構性的闡述。在此基礎上,《從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漢官僚品位結構研究》對早期帝國品位結構的變遷,提出了一個爵本位,爵一秩體制,官本位的變遷模式,並從分等分類角度對之進行了系統論證。書中還利用新出史料,對秦漢官階史的若干要點進行了考證,使一些前所不詳的曖昧史實,如宦皇帝者問題、比秩問題等,得以浮出水面,並做出了富有新意的解釋。

最近更新 2020-04-14

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

作者 : 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史:秦並天下》作者是易中天。商鞅變法,秦憤而崛起,秦始皇滅六國,並天下,建立君主專制大一統國家。他勤政。每天看完一百二十斤竹簡奏章才去休息。他謹慎。殿上絕不允許有人攜帶武器,以至於荊軻來刺殺他,所有人只能乾瞪眼他狐疑。每天變換住處,誰要是暴露行蹤就是死罪。他殘忍。對李斯的批評傳出宮外,因查不出是誰洩密,便將在場的人都殺掉。設防如此,該坐穩江山了吧?然而,秦的苛政卻親手把自己送上斷頭臺,大秦巨輪僅僅十五年就沉沒了。楚漢相爭,劉邦稱帝,沿用秦朝制度。大秦沒死,秦始皇首創的帝國制主宰中華歷史兩千一百三十二年。

最近更新 2020-04-14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

作者 : 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史:兩漢兩羅馬》作者是易中天。大漢與羅馬曾雙雄並峙,幾乎同時成為世界性文明,又先後陷入分裂狀態。然而,中華在短暫分裂之後重歸一統,羅馬卻走上了不歸之路。一個有著當時最優越制度的國家為什麼會滅亡?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卻為什麼能維繫文明數千年不中斷?沒有中斷的文明為什麼會逐漸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為什麼能重生,併成為西方現代文明的源頭之一?本書將從世界、歷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個方面展開討論,試圖解開這些奧秘。

最近更新 2020-04-14

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

作者 : 劉澍

《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作者是劉澍。本書為中國首部90後歷史學人獨立撰寫,並得到學界高度認可的清朝通史。書中詳盡記錄了清朝政治、經濟、軍事、社會體系從萌芽、構建到巔峰、衰落、崩潰的全過程。書中有大量普通讀者聞所未聞的正史記載,也有大量普通讀者見所未見的傳奇故事,事事有依據、有出處,所有敘述均以《清實錄》、《朝鮮李朝實錄》、傳教士記載、明清民間士大夫文集等大量原始資料為依託。本書以當年明月式風趣輕鬆的筆調來敘述史實,以黃仁宇式大歷史觀來做整體架構,以陳寅恪式博學嚴謹的考據來探明真相,是連線學術著作與通俗讀物的橋樑。

最近更新 2020-04-14

劍橋美國史

作者 : 蘇珊-瑪麗·格蘭特

《劍橋美國史》作者是蘇珊-瑪麗·格蘭特。在暴力和早期殖民者的壯志中誕生的美國,如今已經成為一個世界強國。不過,這個國家的歷史仍然作用於當下,影響著美國民族身份的塑造。美國對於民族身份的追尋以及對於建國之本的困惑,正是這本書所探討的根本問題。本書大致按照時間順序寫就,從殖民時期的美洲開始講起,當時,第一批歐洲人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以及宗教虔誠的驅使下,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隨之而來的疾病則對土著人口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本書還探討了美國的一些內在矛盾:這是一個打著自由的名號卻建立在奴隸勞動力基礎之上的國家;這是一個遭遇分裂和內戰而被迫維護團結、重估理念的國家;這也是一個在20世紀的金融危機和全球衝突的背景下努力建立道德霸權、加強軍事保障並且維持經濟穩定的國家。書中對於美國社會政治圖景變遷的翔實勾勒中,編織呈現了歷史長河裡各色人物的視角:奴隸和奴隸主,革命者和改革家,戰士和政客,移民和難民。正是這些聲音,和當今多元化美國社會中的其他聲音一道,共同定義了今天這個新世紀之初的美國。

最近更新 2020-04-14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

作者 : 張宏傑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作者是張宏傑。國民性並非一成不變的,從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國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樣,飛流直下,越來越惡化。春秋時代中國人單純淳樸;唐代人雄健陽光,有尚武精神;進入明清之後,流氓氣越來越重。而此流變與專制制度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世界視野中對中國國民性的觀察和歷史視角下對中國國民性演變過程的剖析,作者認為是落後的制度造成了中國人的劣根性。近代以來,從梁啟超、魯迅到蔣介石、毛澤東,為改造國民性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收效甚微,其根源在於制度建設與國民性改造之不同步。中國人身上並沒有過濾性病菌,要改造國民性,必須從制度方面去努力。

最近更新 2020-04-14

易中天中華史:王安石變法

作者 : 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史:王安石變法》作者是易中天。面對大宋王朝的重重危機,新即位的年輕皇帝宋神宗打算革除弊政,重振國威。他需要一場革新,更需要一個幫手。才華橫溢的王安石登上了變法舞臺,他網羅改革派人才,成立推動變法的相關機構,一系列新法迅速展開。不料改革願望雖好,執行起來卻弊端不斷。反對派群起而攻,王安石兩度罷相,堅決要求守護祖宗家法的司馬光執政,盡廢新法。理智的蘇東坡新舊兩邊都不討好,幾乎因烏臺詩案而喪命。一群聰明正直的政治家,最終卻讓變法淪為一場拉鋸混戰,大宋王朝的命運也因此被改變。

最近更新 2020-04-14

德意志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家歷史,1848—1918

作者 : 米夏埃爾· 施蒂默爾

《德意志帝國:一段尋找自我的國家歷史,1848—1918》作者是米夏埃爾· 施蒂默爾。我們所知的德國其實是一個年輕的歐洲國家。在漫長的歐洲歷史中,存在於這片土地上的是一些鬆散聚合起來的日耳曼邦國。1848年歐洲大革命過後,普魯士王國開啟了統一德意志的程序,此時著名的鐵血宰相奧托馮俾斯麥也登上了政治舞臺。幾場遊刃有餘的戰爭,淋漓盡致地彰顯了俾斯麥的政治藝術,也在1871年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德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在它48年的歷史中,締造了工業化、現代化的奇蹟。1902年諾貝爾獎剛剛頒了兩屆,德國就成為世界首個聚齊了物理、化學、醫學和文學四獎的國家,彰顯了強大的國力。極速崛起的德意志打破了傳統的歐洲均勢,成了決定歐洲政局的新力量。可惜的是,它最終沒能決定歐洲的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很大程度上由德意志帝國挑起,並且導致了帝國本身的覆亡。1919年巴黎和會上,德國領土被分解,並被課以不可能還清的戰爭賠款。但是,這些瘋狂的復仇者們很快發現,歐洲沒有德國不行

最近更新 2020-04-14

袁騰飛講先秦·戰國縱橫

作者 : 袁騰飛

《袁騰飛講先秦·戰國縱橫》作者是袁騰飛。講戰國七雄,各國兵爭舌戰,風雲際會,政客過招。奇招、絕招、陰招、險招令人眼花繚亂,大戰、小仗、明爭、暗奪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中國又走向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段。

最近更新 2020-04-14

劍橋德國史

作者 : 瑪麗·富布盧克

《劍橋德國史》作者是瑪麗·富布盧克。瑪麗富布盧克,曾在劍橋大學、哈佛大學學習,倫敦大學學院德國史教授,曾任德國曆史學會會長,倫敦大學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學院副院長。富布盧克在歐洲史比較研究和德國曆史研究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主要著作有:《虔信與政治:英國、符騰堡和普魯士的宗教與專制主義的崛起》(1983年)、《德國史(1918-2000):分裂的國家》(2002年)、《對專政的解析:東德內幕(1949-1989)》(1995年)、《大屠殺後的德意志民族認同》(1999年)、《史學理論》(2002年)《人民的國家:從希特勒到昂納克的東部德國社會》(2005年)《小城奧斯維辛:一般的納粹分子與大屠殺》(2015年)。

最近更新 2020-04-14

王權的覆滅:1640~1649英國革命史

作者 : 基佐

《王權的覆滅:1640~1649英國革命史》作者是基佐。本書敘述了1640年開始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回顧了查理一世即位後的反動統治,新興資產階級的興起,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結成聯盟的過程;主要敘述了革命的起因、國會內的鬥爭、第一次內戰、克倫威爾的崛起、軍隊內部的衝突、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等重大事件。1640~1649,短短九年為何會發生如此劇烈的改變?本書會給你一個答案。

最近更新 2020-04-14

好想痛痛快快哭一場

作者 : 江國香織

《好想痛痛快快哭一場》作者是江國香織。江國香織代表作,直木獎獲獎作品。包括十二則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紅靴子》。十二則短篇小說的主人公,與《紅靴子》中的主婦日和子,都不再年輕,忍耐著寄居在看似幸福的生活裡。日和子結婚已經十年,丈夫逍三卻似乎不理解也不關心她的心情。當年熱戀的那個人,如今已在歲月中無影無蹤。兩個人在一起,卻比一個人更寂寞。外人眼中和睦穩定的婚姻生活,在日常的疏離中一點點剝蝕。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江國香織道出愛情與婚姻中難以評斷的生活風景。讀完這本書,你對婚姻與愛情的看法將全盤逆轉。

最近更新 2020-04-14

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

作者 : 易中天

《易中天中華史:從春秋到戰國》作者是易中天。春秋戰國時代,大國爭霸,小國爭勝;大國吞併,小國圖存。強者存,弱者亡。這個血與火相滌盪的歷史時期,保持著原始的野性和活力。周桓王與鄭莊公的長葛之戰,標誌著舊的制度和秩序都已經難以維持,終將土崩瓦解,王權時代結束,霸權時代的帷幕拉開。公子小白與管仲狹路相逢,被射中衣帶勾,卻沒曾想到未來的自己將在管仲霸術的輔佐下,成為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聲色犬馬的楚莊王,三年之間,不理朝政,不出軍令,一味驕奢淫逸,然而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他以靜制動蓄勢而發,收心之後的頭一年,他就聯合秦國和巴國滅了庸。三年後,又聯合鄭國侵陳侵宋,後來更命令鄭國痛打背楚降晉的宋國。夫差亡國,勾踐滅吳,在諸侯爭霸兼併的刀光劍影中,五侯爭霸,諸子峰起,異彩紛呈。

最近更新 2020-04-14

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

作者 : 米涅

《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作者是米涅。《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寫於1823年,距法國革命時代的結束不到10年,是後世瞭解法國大革命最有價值的參考資料。作者以較近的距離、嚴謹的態度、豐富的史實和新穎的觀點敘述了法國大革命、熱月政變、督政府時期、執政府時期和第一帝國這一重大歷史程序。《人民的主張:1789-1814法國革命史》成為研究1789年至1814年法國這段歷史的一部世界名著。米涅在書中用階級鬥爭觀點分析了法國革命這一歷史鉅變,明確指出革命是不可避免的結論。他頌揚法國革命摧毀了舊社會,指出波旁王朝重新統治法國是歷史的倒退。這部書為米涅贏得了巨大的聲譽。

最近更新 2020-04-14

全球通史(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

作者 : 斯塔夫裡阿諾斯

《全球通史(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作者是斯塔夫裡阿諾斯。本書分八個部分,四十四個章節,主要講述了世界歷史的進化,世界文明的發展及其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作者著眼於全球,側重於那些有影響的、促進歷史發展的歷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會、歐亞大陸的古代文明、歐亞大陸的原始文明、歐亞以外的世界、地區分割後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統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與成功等八個主要的部分。重點突出,主題鮮明,著重有三個主要的問題,即(1)歐洲擴張的根源;(2)歐洲擴張前的儒家文化、穆斯林和其它非歐洲的世界;(3)歐洲擴張的各個歷史時期:伊比利亞時期,荷蘭、法國、英國時期,沙俄時期。本書為下冊。

最近更新 2020-04-14

尾頁

輸入頁數

(第6/8頁)當前16條/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