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44

熱門小說推薦

點榮耀回來,怎麼也得封個爵啥的。

想想還挺熱血沸騰,繼續加,潘安又去商城裡買了琵琶、古箏、壎、笛、箜篌的入門級別百分之百的進度,一下子會了不少樂器,瞬間感覺自己的文藝氣質有上升了一個階層。

接著繼續翻商城,又挑了幾個比較感興趣的才藝,例如口技,京劇和黃梅戲等,看技能點還有剩,索性就把古琴等本來算是熟悉一點的技能繼續提升,在下一個階段的進度也給點滿。

知道把所有的技能點花光,看著才藝模組的一長溜只覺得自己多才多藝,成就感爆棚。

書法(大師):2%

水墨畫(精通):100%

太極拳(精通):43%

御術(入門):57%

投壺(熟悉):78%

古琴(精通):100%

簫(入門):100%

二胡(入門):100%

笙(入門):100%

琵琶(入門):100%

古箏(入門):100%

壎(入門):100%

笛(入門):100%

箜篌(入門):100%

口技(入門):100%

京劇(入門):100%

黃梅戲(入門):66%

詠春拳(精通):13%

掃葉腿法(熟悉):63%

扎馬步(入門):93%

看著這滿滿的面板雖然當時挺有成就感的,但是吧,就像是雙十一的時候一下子把購物車塞得滿滿的,付完款之後看著自己為零的賬戶只覺得心哇涼哇涼的,剛才的熱情一下子就冷下來了,之後激起的就是對掙錢的熱情,不然之後連吃飯的錢都沒了啊。

現在潘安的心情就差不多和以上一樣,所以看著自己為零的技能點,潘安隨後就激發了努力看書掙技能點的熱情,越能花才能越能掙,他得行成一個良性迴圈,看書多也能增長學識,才藝多挺重要,要是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這個文士做得也算成功了。

只有這樣才有利於以後的發展,以後變得越來越強大。

第120章 大婚(上)

潘安在花光所有技能點之後毅然把自己投入到了書海之中,趁著修書有閱覽翰林院的藏書的便利,他把之前比較感興趣但是由於準備科舉應試而無暇去看的書找出來不少,無意中發現自己對茶藝和花藝有幾分興趣。

不光閱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籍,還在商城之中買了這兩項技能,這兩項都在生活技能之列,學會之後實踐起來頗有意思,這也讓潘安每天除了早起練武、吃飯、睡覺、讀書、修書之外毫無新意的生活豐富了不少。

感覺自己的生活品質提高了不少,生活充實的同時卻不失樂趣,要不是附近沒什麼小溪之類,其實潘安對游泳這項技能也挺感興趣的,但是浴桶就那麼大頂多練練憋氣,就算找個遠點的河流小溪學游泳不說安全沒法保障,光天化日之下也沒辦法赤身裸體啊。

顯然目前沒有學游泳的條件,他只能把蠢蠢欲動的學習慾望壓下去了。

學習的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三個多月的時間一晃而過,也到了他和永安長公主成婚的日子。

要說這皇家成婚的禮儀真是十分繁瑣,而且潘安這婚禮皇帝和皇后都是要親臨的,不是他面子大,實在是娶得是人家親妹妹。

提前一個多月潘安就被禮部叫去開始熟悉學習各種禮儀,還要熟悉這整個複雜婚禮的流程,力求每一個步驟都得做到完美,力求不能出錯,因此潘安在臨近婚禮的一個月不得不把他的學習奮進計劃暫停,翰林院去的都十分少,簡直就是夜以繼日地學習禮儀外加排練流程。

這禮儀繁瑣的讓潘安想撞牆,記流程他是沒問題,但是很多禮儀動作學起來就沒那麼容易了,這一突擊這方面,可是讓潘安吃了點苦頭才把整個流程做得漂漂亮亮。

婚禮之前,潘家一大家子都從老家過來了,眾人一看潘家二房現在的生活,這一點不像鄉下出來的了,這人啊最怕比較,尤其是當自己的親人發達自己卻還活的庸碌的時候,嫉妒最容易在這個時候滋生出來。

尤其是潘安的二嬸張氏,看著他的老對頭,也就是潘安的娘王氏,穿著綾羅綢緞,頭上戴著朱釵點翠,面容上也上了妝,張氏本來容貌就比較出挑,如今雖然歲數大了,但這麼一裝扮簡直年輕了十歲,把張氏嫉妒得眼睛發紅。

潘二叔面上比張氏是好多了,不過還是能看出人有點發酸,尤其是當他得知潘父竟然成了公家人員,吃的是朝廷的飯碗,一直覺得自己是三兄弟中最出色的潘二叔就有點不是滋味。

張氏這兩年受了不少苦性格收斂了不少,潘二叔就算心裡不自在也不是當面表現出來的人,這次來的人裡蹦躂得最歡的就是潘奶奶了,她自打來了以後尤其是看到了駙馬府的模樣,那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要死要活得要留下來,說要幫著潘安打理駙馬府。

這次潘爺爺沒吱聲,潘安覺得吧,人有時候能保持著原則不變,那是所受誘惑不到位,潘爺爺這次的沉默潘安倒是能理解,就是也動了留下來的心思,有時候富貴看不到就還能堅守本心,一旦擺在眼跟前,讓你就這麼瞅著,很好有人能不動心。

不過給潘家人心思浮動的時間不多。

公主婚禮主要由指婚、納彩、出降、合巹、歸寧等禮儀組成。指婚早就已經完成,這婚期近在眼前,得納彩了。

屆時潘安送彩禮至午門外恭進。彩禮為“馱一、馬八”。納采次日,皇帝陛下於中和殿懸彩設宴,款待額駙及其男性族人。

這納彩宴潘爺爺、潘父是肯定得去的,其他人就看潘爺爺安排了,肯定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去,宴會當天說是皇帝陛下設宴款待,但潘安的家人都是平民,皇帝陛下礙於身份到時候也就照個面意思一下就走。

但是這面聖那是多少老百姓這輩子都不敢想的大事,眾人是既躍躍欲試又懼怕皇帝的身份和威嚴,所以這具體誰去遲遲沒定下。

潘奶奶倒是非常想去,女桌那頭是皇后娘娘招待,但是潘爺爺看潘奶奶這樣十分怕她丟人現眼,他自己都膽顫,連稱病躲了的心思都有,但是不去他也怕皇帝怪罪啊,孫子這麼爭氣他不能拖後腿啊。

於是男方這邊是潘爺爺帶著三個兒子去的,至於女方那邊一個也沒去成,因為皇后娘娘身體抱恙,永安長公主又不同意讓個妾來給她辦宴會,而她身為即將成為新娘的人更不能出面,在這女性本就不受重視的年代這招待女方的宴會就取消了。

為了彌補一二,皇帝陛下賞下了不少賞賜,把潘奶奶潘二嬸樂得合不攏嘴,更加堅定了想留下的心。

宴會和潘安料想的差不多,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