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37

熱門小說推薦

玉的妻子,柳五姑娘,自打柳五進門不出一年就給潘平生了兒子,如今又懷了四個月的身孕,潘平對這個妻子可以說是百依百順,他娘現在還在潘家村沒接回來呢,他這小日子過得倒是挺滋潤。

不過潘二叔這兩年把草藥炮製的生意做得越來越大,臨近幾個縣都有他生意的影子,整個潘家村都被他帶動起來了,整個村大多人家都在給潘二叔幹活,這倒是把潘家村的經濟帶動了起來,也是一件大好事。

潘二叔已經在縣城買了宅子,過不了多久就會把在村裡的二嬸和小兒子接過來,到時候潘平夫妻倆就會帶著兒子和爹孃一起住,到時候柳五和二嬸王氏算是正式對上了,還不見得怎麼樣呢。

潘安是懶得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過他娘願意說他就聽著,這次他榮歸故里對潘家刺激不小,對他娘也是一樣,不過好在等適應了一晚他娘就好多了,帶著五丫過來和他說話。都是他不在的這段時間潘家發生的一些事。

聽著他娘絮叨,他這才有回家的感覺,好在他娘是個明白事理的,自打潘安昨晚拋下那個重磅□□以後就沒再提過什麼納妾的事情,潘安無一人說起,就好似作夜發生的事是個夢。

潘安理解張氏想抱孫子的心態,在這個朝代大家把子嗣看得比什麼都重,這也就是他娘生下了三柱,不只一個兒子了他壓力驟減,不然早兩年估計著不娶妻就想讓他先納個妾。

在古代納妾確實是常事,這不潘安這才在潘家沒呆幾天就趕上了他二叔納妾。

這事在潘家可以說很大了,你看自潘爺爺起潘家哪有男子納妾,當然主要是條件不允許,俗話說男人有錢就變壞,更何況這還是個不把納妾看做男人變壞標誌的時代,這個時候有本事的男人才會納妾,他二叔這錢掙到了,宅子也有了,小妾還是個老童生的閨女,只不過這位童生因為屢試不第染上了嗜酒的毛病,這不買不起酒了就把閨女賣了。

這時候的妾雖然是上了官碟的,但是身份還是挺卑賤的,潘安見那姑娘長得眉清目秀,就比潘平和他小一歲,只能在心中嘆一聲作孽啊。

潘爺爺也就是驚訝一下,潘奶奶那是喜笑顏開,他最得意的就是老二這個兒子,但是不喜歡王氏的粗鄙,兒子納妾她高興啊。

最不高興的就是王氏了,潘安見識了一把一哭二鬧三跳河的戲碼,可惜這不能打動二叔想要納妾的心,據說是因為二叔的這位美妾肚子裡已經有了。

好吧,這姑娘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潘安決定還是不同情她了。

潘二叔納妾倒是沒有大辦,他還算知道分寸,就家裡人吃個飯,他侄子剛剛成了探花郎他就大擺酒席納妾,對侄子影響不好,別人也會說他家還沒發起來人就抖起來了。

潘安發現他娘自打參加了二叔的納妾宴,就開始心神不寧,潘安心裡有數,估計娘是看到王氏就想起了自身,現在潘家正在興盛起來,男人們在外面受到的誘惑肯定是越來越多,他娘怕了,估摸著以前沒想到自家能發展成這樣,男人們都有納妾的資本了。

這個他除了勸慰他娘之外貌似也做不了什麼,潘安身為人子,不管他官位多高,都沒有權利置喙他爹納不納妾,不過潘安對他爹還是有信心的,潘永民的性格憨厚老實,是個負責任的丈夫和爹。

潘安這次回來呆不了多久,所以他也打算好了這次是希望爹孃和他一起去京城的,當然還有潘爺爺和潘奶奶,雖然他覺得潘奶奶要是去了他的駙馬府,到時候成了家裡的老太君,那還不得抖起來,不見得惹出什麼事,但是他是希望把家人接去享福的,潘爺爺去了的話潘奶奶就得去。

至於大伯和二叔一家他也會詢問一下,但是去了京城他是不會把他們安排在駙馬府的。既然潘家已經分家,大伯對自己有恩,二叔也是親人,能幫的自然儘量幫,但是這個度還是得把握好的。

潘安先是和潘爺爺商量這件事情,潘爺爺看著很是意動,但是明顯有些猶豫,說是再考慮一下,潘安可以理解,這裡是潘家的根,故土難離,爺爺這麼大歲數了,確實得好好想想。

在潘安和他爹孃商量這事的時候比較順利,雖然夫妻倆比較猶豫,但是潘父最後拍板就答應跟著兒子過去了,畢竟他們夫妻以後還是要靠兒子養老的,小兒子還小能去京城那種大地方也能見見世面,以後定是也能有出息的,這就是夫妻倆的想法。

潘爺爺最後沒去,他一不去潘奶奶就熄火了,因為她老人家是極想去的,因為這事還氣病了,在床上躺了好幾天。潘爺爺潘奶奶不去,潘大伯和潘二叔自然也不去了。

現在大伯的鐵匠鋪開的還不錯,二叔的事業更是蒸蒸日上,他們還是小農思想,對京城這種地方還是有些畏懼心態,想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於是,潘安先行出發去郡城拜見老師,潘父潘母先收拾著東西晚兩日出發在郡城和潘安匯合,潘安還特意把書童福順留下照顧著父母和弟妹,自己踏上了去郡城的路。

第114章 見師

“老師近來可好?”潘安也是有些日子沒見到許白安了,許白安這幾年完全掌握了瓊州府,事務比原來少了許多,很有些空閒時間可以賞花逗鳥,潘安見他時他正在給一直畫眉餵食,看起來神態悠哉。

一見潘安來了還有心調笑,“探花郎來了呀。”潘安看他心情頗佳,心情也跟著鬆快了不少,坐在旁邊的石桌坐下,與許白安手談了一局。

兩人先是談了一些京城風貌,又說起來潘安此次殿試的答卷,因為一甲試卷是要公示的,許白安弄來的倒是也挺快,對於潘安此次作答,許白安點評新穎出奇,筆力尚可。

潘安知道許白安一手好賦,策論做的自然不差,這麼多年來筆力深厚他是沒法比的,且他有自知之明,他策論雖做的不錯,但是總有不足之處,對於老師的指點全盤接受,還對策論中提到的一些建議向老師請教是否可行。

兩人談的盡興,不知不覺就到了晚飯時間,師孃安排了一桌佳餚,師徒兩人邊吃邊聊,潘安想起此行想打探的事情,看了看周圍的奴僕給他師父眼神示意,屏退左右以後潘安就提起了自己這樁突如其來的婚事。

許白安也理解潘安此時的心態,皇家公主可不是好娶的,不過他曾經給先皇的五皇子做過伴讀,對於這幾位皇子公子還真是知道一二,給潘安透露一下也沒什麼。

於是,潘安就聽到了許白安口中的永安長公主,已逝的太后,也就是當今聖上的母后只有一子一女,一子不必說,當今聖上就是,而另外一女就是永安長公主。

先帝在時,與太后可以說是相敬如賓,一直有著他們恩愛的傳聞,總之太后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