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由於得到人們尊敬的人,總是甘願處於卑微的位置,懂得尊重別人,因此,那些得到別人幫助的人,也不會覺得受歧視,願於跟隨他們一起工作。
3、由於受尊敬的人,甘願處於低位。因此,大家都主動地處於卑微的位置,熱心為他人服務,把自己的有餘奉獻給社會,助人為樂。於是形成了“處卑得尊,處尊位卑”的道德觀念。
4、由於尊貴的人謙卑,謙卑的人尊貴,因此,社會不會因尊卑而不平等。人人都樂於處在低位,希望努力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奉獻給社會,得到人們的尊重,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5、由於人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大家都努力去創造財富,因此,社會上物質財富的總量是有餘的,沒有人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和別人爭搶。於是社會和諧了,天下太平了。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一個社會“不患貧,患不均”的原因。
可能有人懷疑,大樹你說的這種道德社會太理想化了吧,有可能在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嗎?
當然有呵!黃帝創立的天下,就是以這樣的道德思想理念建立起來的。有什麼證據嗎?
例如,古代中國人,自稱禮儀之邦。不管什麼階層的人,總是擺出一副謙卑的樣子,不是嗎?為什麼大家(包括君王)都要討好別人?可能有人以為是做戲,很“假”,是一種道貌岸然,假情假意的表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