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7-11 13:36:23
5、反求諸己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傳統翻譯我就不列舉了,亂七八槽,不通不順,以己之昏昏,如何能使人之昭昭?說半天,還是不知道“諸己”為何物。
正確理解如下:
反,通返,即回到的意思
諸己,即諸紀,各種綱紀,包括前面的仁、智、敬等。《禮記 禮運》載:“禮義以為紀。”
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
孟子說,對人好但得不到婉順的效果,就要回到仁的原則上來找原因;管理人但是卻得不到安定的效果,就要回到智的原則上來找原因;以禮待人但得不到答禮的效果,就要回到敬的原則上來找原因。只要得不到應有效果的,都要回到各種綱紀上來找原因,這樣自身才能擺正,天下人才能歸附。
日期:2012-07-11 13:51:19
孟子說這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孟子說這段話,是為了迴應另外一段話:“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猶惡醉而強酒。”
瞅見了沒?孟子把仁禮這些東西,說成萬金油了,只要你規規矩矩符合仁禮的要求,你就能成功;否則,你就會失敗。出了問題,只要對照仁禮修正自己,問題就輕鬆解決了。
孟子說的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了——不過是說的有道理而已。可是一到實踐中,可就沒有那麼多道理了。
別的例子咱不舉,就說最近中國的周邊事態。菲律賓給咱鬧上了,小日本也給咱鬧上了,你說該怎麼辦呢?咱就反思一下,菲律賓、小日本給咱鬧,是因為什麼原因呢?是咱中國不符合仁的要求嗎?是咱中國不符合禮的要求嗎?
都不是,一切亂象,都是一個字鬧的,利字而已!
看到“釣魚島私自授受”這幾個字,我笑了。腐儒治國,岌岌危矣!
日期:2012-07-14 22:27:09
剛解放時,梁漱溟說的: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天之下,提出工人、農民應平均。說共產黨是靠農民奪取政權的,而現在忘掉了農民。毛主席問梁漱溟你在幾天之上(當時1級教授工資330元是普通二級工的工資近10倍),你怎麼不說你和農民平均呢?總之他有煽動農民對政府不滿的嫌疑。毛主席說批判歸批判,你梁漱溟還照當你的政協委員。梁漱溟沒有因受批判而丟掉政協委員的帽子。毛主席在<>中說:就是那些罵我們的,像龍雲、梁漱溟、彭一湖之類,我們也要養起來,讓他們罵,罵得無理,我們反駁,罵得有理,我們接受。這對黨,對人民,對社會主義比較有利。
日期:2012-07-14 22:27:33
1980年,撰寫梁漱溟傳記的美國作家艾愷問梁,中國歷史上偉人很多,“你覺得最偉大的中國人是誰?”梁先生不假思索地認為是毛澤東。他說:“毛澤東實在了不起,恐怕歷史上都少有……是世界性的偉大人物。”“他創造了共產黨,沒有毛澤東就不能有共產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是百分之百的事實。”
日期:2012-07-15 16:53:22
六、什麼是禮
1、大人世及以為禮
孔子講禮治,儒家倡禮,那麼,禮是如何產生的呢?
在《禮記 禮運》中,孔子描述了“大同社會”和“小康社會”兩種社會狀況。
大同社會“大道之行”,所以“天下為公”;
小康社會“天下為家”,所以“大人世及以為禮......禮義以為紀。”
大人,指諸侯、貴族;世,指父子相繼;及,指到,達。
大人世及以為禮,就是父親的諸侯貴族之位,傳給兒子,世代承襲制度成為禮。
由此看見,孔子所提倡的“禮”,乃“天下為家”後,諸侯為了維護世襲的權力和富貴,而制定的規矩。
日期:2012-07-15 18:25:24
2、禮的內容
《禮記 禮運》載:“是故夫禮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
本於天,指“夫之初,始諸飲食”,民以食為天,禮最初是從飲食上開始的;
殽於地,指“命降於社之謂殽地”,殽通效,社指公祭土地的場所,效地指效法土地。
列於鬼神,鬼指死人,先祖;神指山川土地。列於鬼神,指禮的主要體現在祭祀先祖和祭祀土地等活動上。
喪,指喪禮,辦喪事的禮儀。
祭,指祭禮,祭祀祖先的禮儀。
射,指射禮,“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是透過射箭來對人德才進行考核的一種形式。
御,指御節,指各季節月令對應的禮儀。
冠,指冠禮,即成人禮。
昏,指昏禮,即今天的婚禮。
朝,指朝禮,諸侯朝見天子之禮。
聘,指聘禮,指劃分各諸侯貴族等級貴賤的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