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讓同性能夠結婚呢!
偏偏鄭馳樂的稿子寫得嚴謹,誰都挑不出錯來,校報的負責老師又是個耿直的人,他覺得文章寫得好就該刊出,這才導致了校長騎虎難下、只能對這件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那時候的鄭馳樂可簡直蔫兒壞,滿肚子都是壞水!
關靖澤從小到大性格都偏冷,極少跟人親近,因而總是忍不住盯著輕輕鬆鬆就能呼朋喚友一起幹壞事的鄭馳樂,看看這傢伙還能做出什麼讓人意外的事來。
他甚至還猶豫地按著自己的手腕,正正經經地思考著如果鄭馳樂要來給自己“診病”,自己是答應好還是不答應好;如果自己答應了鄭馳樂得寸進尺地邀自己一塊玩,自己又該拒絕好還是勉為其難地同意好——可惜他猶豫了許多天,鄭馳樂似乎都沒有來到他面前的打算。
關靖澤就是在那時發現鄭馳樂對自己抱有敵意的。
那時候他並不知道那只是個開始而已,重頭戲還在後面:鄭馳樂似乎鐵了心要和他較勁,他參加什麼比賽鄭馳樂就參加什麼、他拿什麼獎鄭馳樂就拿什麼獎,他畢竟不是全能的,所以有時候名次也會落後於鄭馳樂。
他本來根本在意比賽結果,可看到鄭馳樂那得意洋洋的樣子,心裡頭也忍不住有些惱火:自己又沒對他做什麼,為什麼他老是針對自己?對誰都嬉皮笑臉、言笑晏晏,對上他時就跟刺蝟似的,渾身豎著倒刺!
於是關靖澤也第一次幼稚地跟人較起勁來,整個高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努力,什麼比賽他都參一腳——反正他是累不垮的,等著看鄭馳樂一敗塗地就好。
沒想到那個學期結束後鄭馳樂就人間蒸發了。
鄭馳樂入學時就耍了心眼沒留任何正確的聯絡方式,這一走簡直就跟憑空消失了似的,誰都找不著。
關靖澤暗暗地跟其他人打聽過,居然沒有人知道他的去向。
等到他再次見到鄭馳樂,已經是十幾年後了。
鄭馳樂還是那個鄭馳樂,他跟佳佳見了兩面就能親密得比他還像佳佳的親哥哥、他周圍還是有不少朋友、他做事依然像以前一樣吊兒郎當,關靖澤有好幾次想要問鄭馳樂他為什麼會消失,卻終究沒有問出口。
他跟鄭馳樂,從來都沒有半點交情。
見到鄭馳樂臉上那熟悉的神情,關靖澤心裡的謎團越來越大。
他隱隱覺得鄭馳樂針對自己的原因、鄭馳樂突然離開的原因、鄭馳樂和鄭彤一起說謊的原因,應該都指向同一個事實。
關靖澤一點不著急,鄭馳樂不是成了他“舅舅”嗎?
來日方長。
關靖澤說:“淮昌一中的加試除了我們平時學的東西以外還會考百分之二十的初中課程內容、百分之二十的課外內容,它劃定的參考書目我都買了,你要不要在我家住幾天跟我一起復習?”
鄭馳樂仔細一想,自己已經離開學校十幾年,對於考試已經有點兒生疏了。而且關靖澤說的這些參考書目恐怕就是他當初被關靖澤擠到第二名的原因吧?那必須得補!
鄭馳樂果斷地點頭:“好!”
關靖澤可不會白白便宜了鄭馳樂,他的目的很快就暴露了:“那麼買書的錢我們一人付一半。”
鄭馳樂:“……”
這傢伙真的是首都關家的人嗎!他以前怎麼沒發現這傢伙這麼摳門?
不過一想到關靖澤才十一歲,鄭馳樂又釋然了,這歲數的孩子哪個不是隻能靠家裡給零花錢的?關靖澤想找人平攤書錢也是很自然的事,誰不想手裡多幾個錢啊!
只不過關靖澤在鄭馳樂心目中那個冷淡又冷漠的形象已經徹底坍塌,連渣渣都不剩。
原來這傢伙也有這麼“人性”的一面,到底還只是個小孩嘛!
鄭馳樂頓時把自己擺上“長輩”的位置,相當大度地說:“沒問題,回去後我把錢給你。”
關靖澤沒再說話。
這時乘風機械廠已經在眼前。
關靖澤牽著鄭馳樂的手下車,暗道這軟乎乎的手感挺不錯的,搞得他都快上癮了。
鄭彤沒有注意到兩個小鬼的親近,她一到廠子裡就進入了“廠長”這個角色,乾脆利落地叫人把事情都安排好,自己領著吳棄疾往廠房裡走。
吳棄疾在他的帶領下看到了那批鄭彤從東瀛那邊爭取來的醫療器械,對於國內現在的水平來說,這些東西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歐美和東瀛都有比這個更先進的好傢伙,可飯得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地走,急不來的,就算一夜之間把別人的東西全搬過來,國內有哪家廠子可以生產?又有那間醫院能將它們統統吃下?
所以鄭彤的選擇還是很正確的,想來在未來幾年內這些來自東瀛的器械都還有很大的市場。
吳棄疾把東瀛送過來當樣板的醫療器械一一試用以後,把自己評估的結果說了出來。
有了專業人士的肯定,鄭彤心裡有底多了,她說道:“真是麻煩吳先生了。”
吳棄疾卻突然一皺眉,彎腰檢查起幾個高精度的零件,又繞著其中一個“大傢伙”走了一圈,回到鄭彤面前以後語氣就變得很凝重:“你有沒有跟東瀛那邊購買配套的生產系統,或者至少要一個生產機床?”
鄭彤一愣,翻了翻帶了過來的合作資料,確認過後就搖搖頭說:“沒有,我們的機床還很好,車間師傅已經詩過了,可以達到這些配件要求的精度。”
吳棄疾搖搖頭說:“你先別急著投入生產,這些人可是挖了個大坑在等著你啊!”
鄭彤心頭一跳,連忙問道:“什麼大坑?”
☆、第十章 痛哭
吳棄疾在東瀛留學時就知道東瀛人並不全都是萬惡不赦,但萬惡不赦的東瀛人確實存在,對於這部分人他不憚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對方的意圖。
在仔細檢查過後,吳棄疾跟鄭彤說起自己的判斷:“這批東西不是不好,相反,它確實很不錯,可惜國內現有的生產系統是跟不上它的要求的——不是精度的問題,操作小心一點精度確實是可以達到的,問題在於它不僅要求精度,還特意設定了別的限制。以現有的生產系統去生產這批醫療器械,成品看上去與樣品無異,可真正應用到臨床時卻會意外頻出。測試時畢竟不比真正使用時細緻,如果在測試時沒有發現這一點,造成的後果是難以預料的;如果在測試時發現了這一點,你的產品也就沒法上市了。”
無論是哪種結果,對乘風機械廠都是個重大打擊,對鄭彤而言更是一場巨大的危機:廠內本來就有反對她的聲音,出了這種事她的位置絕對岌岌可危。
鄭彤到底是經歷過風浪的人,聽到吳棄疾的話後很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