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召開會議研究發兵討伐義軍事宜。尚書鄭泰擔心董卓的軍隊人數眾多,作戰兇悍,關東義軍可能會吃虧,遂說:“為政的關鍵在於德政,不取決於武力的多少。”董卓聽了,拉下臉來說道:“如你所云,武力就沒有用處了?”鄭泰只好掩飾道:“不是說無用,只是我認為對付關東義軍不需要使用大軍。明公如果不信,我試著給明公說出一二。如今,關東各郡聯合在一起,人人響應,聲勢的確不小,但是,自從光武帝以來,中原內地從未經歷過戰亂,百姓們優遊卒歲,早已忘掉了如何去作戰。仲尼曾經說過:‘不教導百姓們學會打仗,那是在拋棄他們。’這種忘戰之眾,人數雖多,又有什麼用呢?這是其一。其二,明公出身關西,從小就成為軍中將帥,深諳軍事韜略,屢經戰陣,名聞天下,人人佩服。其三,袁紹不過是一個公卿子弟,從小生長在京師;張邈是一個東平國(今山東省東平縣)的寬厚長者,坐不斜視;孔伷只會清談,能說得天花亂墜,把死的說成活的,這些人都不懂軍事,臨陣廝殺,都不是明公的對手。其四,關東之人素來懦弱,我觀察一下,未見一個勇猛如孟賁、迅捷如慶忌的,亦沒有像張良、陳平那樣有謀略的人。其五,即使有這樣的人,關東烏合之眾,尊卑無序,誰都不會聽誰的,不會同心協力,只會相互觀望。其六,關西各郡軍民都熟悉軍事,經常與羌人作戰,即使婦女都能手持戈矛,何況是飽經戰陣的壯士們呢!以之討伐忘戰之人,一定能夠取勝。其七,素來被天下百姓畏懼的精兵是幷州、涼州之人以及匈奴、屠各胡、湟中義從、西羌八個部落,而這些兵都為明公所擁有,就好比是以猛虎來驅趕羔羊。其八,明公手下的將帥們都是心腹,對大人非常忠誠,以這種軍隊去對付將要離散之眾,就好比是秋風掃落葉一般容易。其九,出現三種情況戰爭會失敗:一是以亂攻整的;二是以邪攻正的;三是以逆攻順的,都會滅亡。如今明公治國公平、正義,消滅了閹黨,立下了忠義,以此三種德行,討伐三種將滅亡的,誰能抵禦!十是鄭玄學貫古今,邴原清高正直,他們二人都是天下士人的楷模,關東諸將如果徵詢一下他們的意見,就會知道彼此的強弱,況且,戰國時的六國、西漢時的七國都不是不強盛,但最終都滅亡了,何況如今大人德政聞於天下,鄭玄、邴原二人豈能贊同他們的行動?肯定不會的。如果我說的稍有可以採納之處,就請不要大動干戈,向天下徵兵,以免擾動百姓,另外激起叛亂,不用德行安撫天下,只用軍事行動進行壓服,這隻會損害大人自己的威信。”董卓聽了這才高興起來,遂任命鄭泰為將軍,讓其統領各軍去討伐關東義軍。有人勸阻道:“鄭泰聰明過人,又與關東義軍聯絡,如今再配給他軍隊,深為大人擔心。”董卓又收回了前命,留鄭泰擔任議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