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76

熱門小說推薦

你們會怎麼做?”

沈著和溫慈都沒說話,室內陷入短暫的沉默。

沈巖笑了笑:“劇情正好斷在女主和親那裡,溫慈,你先說?”

溫慈聞言抬頭,看著沈巖,餘光瞥見屋子裡的其他人,猶豫了一下:“女主她……為保清白,跳崖了。”

製片、副導演聽到這話,先是一笑,然後再一思索,卻覺得人物性格經這麼一下,倒是更加立體了。

就連陳北鳴也挑了挑眉,覺得可行。

沈巖臉上神情沒變,看不出態度,他追問:“跳崖之後呢?”

“死了。”

一屋子的人不出聲了。從來只聽過愛加戲的演員,這還是頭一次,遇見把自己寫死的。寫死了自己,就直接殺青了啊,這劇情才進行到三分之二,女主就結束戲份了?

沈巖倒是沒有太驚訝。他笑了笑,但這個安排,還是在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他點了點頭,算是預設。

話題轉向沈著,沈巖問他:“你呢,太子?女主跳崖了,你準備怎麼做?”

溫慈屏息靜氣,一顆心抑制不住,撲通撲通狂跳不已。

她也想知道,太子哥哥的轉世,會在她跳崖之後怎麼做。

沈著沒有立刻回答,他靜默了幾分鐘,手指搭在桌面上,一上一下,輕輕點著,極富節奏。

這幾分鐘裡,屋裡的人也都沒有說話,耐心等著他的答案。莫名的,這屋子裡的氣氛竟開始緊張起來。

沈著在努力把自己代入角色——其實沒必要,他在看到劇本的那一刻,就已經入了戲。他有些難以置信,從影這麼多年,這還是他第一次這麼快入戲。

那劇本上的一眾人物,給了他莫名其妙的熟悉感。他想,大概是因為溫慈給他講過一遍,她的情感過於真實,連帶著潛移默化地也影響了他。

他終於開口,聲音帶著微不可察的顫抖:“如果我是太子……我會親自為她報仇,生是我的人,死了,也只能是我的。別人替她報仇,不行。”

“繼續。”沈巖說。

“然後他孤獨終老。”

☆、第 55 章

溫慈頭皮微微發麻,一股電流襲擊全身,鼻腔有些酸。她努力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在這麼多人面前失態。

沈著的話,她信。她願意相信,當年她跳崖死後,太子就是這樣做的。

沈巖笑得開懷,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溫慈一眼,衝著陳北鳴說:“男女主的部分,我準備讓溫慈做編劇,老陳,你沒意見吧?”

在場的人都與沈巖合作了好多年,對他這不按常理出牌的風格早已經習慣,聽著雖然不太靠譜,但只要是沈巖決定的事,他們都會支援。

老沈這人,心思雖然跳躍,但做事都是思前想後,斟酌許久之後,才會定下。

陳北鳴雖然驚訝,到底也不會有意見,他和沈巖是老朋友了,他相信老沈。更何況,來之前老沈還在他那裡打了個預防針,他說溫慈是他未來兒媳婦,讓陳北鳴給個面子,對小姑娘多加照顧些。

到這裡,溫慈怎麼著也該明白了。這劇情是沈巖給的,男女主的部分交給她寫劇本,也是因為前世她與太子的相處日常,只有她知道。

所以沈巖,和她一樣,擁有前世的記憶。

沈巖把這部分劇情交給她,等於是讓溫慈再重新回憶一遍前世。這不算難事,在她過去那十多年,早不知回憶過多少次了。

她與太子的相處,太過單調,那七年值得說道的大事,統共就那麼幾件,但溫慈全都熟記於心。那些溫情,雖然尋常,卻也刻骨銘心。

溫慈寫得很快,用了一個晚上,一口氣將男女主感情線的故事梗概寫了個完整,只差潤色。

其實也不必,與其說是潤色,倒不如說回憶太子與她的細節,他放過多少次筆,喝過多少杯茶,與她說過多少句話,對她展露過多少個笑容……

最重要的,是她想將他說過的話一字不漏地重現到《東都賦》中。

陳北鳴對她這速度很是驚訝,原先以為她有些敷衍;看完劇本後,他就不這麼認為了。

流暢,且嚴謹。應該是下了功夫的,她的劇本能與權謀部分嚴密結合,相當有邏輯。通順而又自然,與沈巖給的部分劇本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要怎麼說?就像是一部活過來的、盛大的史書。

再來說這條感情線的日常點滴,讀起來就像是真實發生過的一樣,沒有一點生活閱歷的人,決想不出。他開始對溫慈刮目相看了。

《東都賦》正式開拍,班底相當耀眼。飾演皇后的是影后丹青,演沈皇帝的更不得了,是國寶級演員禮維鼐。

丹青在業內的口碑很好,為人謙遜,即使已經包攬了國內三金,也從不耍大牌,而且很照顧後輩。

從她當初親自去《紅扶桑》試鏡,並在失敗後也沒有對溫慈暗中搞小動作,就可見一斑。

這回更是到《東都賦》裡飾演配角,她完全不必這樣,以她的名氣,多少導演都得求著她演女主角,可她偏偏跑來支援沈巖。

當初是沈巖挖掘出她這棵苗子,將她帶上演戲這條道路的。沒有沈巖,就沒有現在的丹青。

完整劇本總算寫完了,丹青在片場背臺詞時,溫慈恰巧坐她旁邊。她正對著厚厚一摞的A4紙唉聲嘆氣。

丹青看她這樣子,覺得可愛,主動想與她認識:“怎麼了你?”

溫慈猝不及防被丹青喊住,嚇了一跳,而後又嘆了聲氣,總算讓她知道她跳崖後的事了,沈皇帝這個臭屁老頭,實在是壞得很。

那些計謀耍得很溜嘛,把她的命都給耍沒了。

但她沒處說去,丹青問她這個問題,她又不能講真話,只好隨口瞎編一個:“臺詞太長了,我記不住。”

溫慈這麼一說,丹青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她手裡的那頁劇本。

那上面,女主就一句介紹自己的臺詞:“阿慈,蕭家阿慈。”

……

拍給現代人看的古裝劇,角色的年齡都得往大了改,是以女主十六歲才第一次與太子見面,由溫慈從頭演到尾,不需要找小演員。

嚴格說來,《東都賦》是一部男性權謀劇,宮鬥情節不多,對後宮的描寫都是在烘托朝廷爭鬥、推動主線情節的發展。

而男女主的部分,塑造了許多富有生活氣息的情節,主要目的在於舒緩節奏,除了最後面女主跳崖而死,促成男主成長,其餘時候都是溫情為主。

單就是那隔著薄薄窗戶紙不戳破的情愫,也看得人心癢癢的。

第一場戲在東宮。

太子在殿內讀書,宮人不敢出聲,除了跟著太傅一起來的小姑娘。

偏殿設了一張小几,專供她趴在這兒打發日子。聲音是從她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