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裡,也許很有多朋友會很不能理解,蘋果是家搞硬體的公司,而微軟是純粹玩軟體的,這兩家的業務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糾結在一起呢?
那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知道貌似賣硬體的蘋果其實也並不那麼單純,它的商業模式註定了它必須要在軟體上插上那麼一腳,而那家看上去純粹玩軟體的微軟,為了完成一統天下(PC市場)的宏圖偉略,也必須要拔掉蘋果這顆眼中釘。
蛋糕只有那麼大,大家都想要。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們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但是當時江湖上還有IBM、王安公司等名宿,怎麼也不會輪到這兩個後輩說話的份。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兩位領導人的初次見面應該還是比較和諧美滿的。
當然,所謂的和諧美滿僅僅是對蓋茨單方面而言,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喬布斯正忙著在展銷會上擺弄他的“Apple Ⅱ”,實在是抽不出空來搭理那個名叫比爾?蓋茨的年輕人。
但是蓋茨童鞋體現出了良好的修養,畢竟是名校(哈佛)的高材生,不是喬布斯這種裡德學院的輟學生能夠相提並論的。在通報了一次姓名沒有被搭理後,蓋茨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氣餒和著急,仍然笑呵呵地迎了上去,將自己的名片遞給了眼前這位大忙人。
喬布斯結果名片瞟了一眼,看到“Micro-Software”赫然醒目地標在正中間。“微型軟體公司?”,喬布斯喃喃自語,“這一定是家小公司,連名字都取得這麼小氣(‘微型軟體’確實不夠大氣)……沒聽說過是很正常的。”然後將名片丟在一邊,接著擺弄他的產品。
好不容易等到展會結束,喬布斯和搭檔沃茨尼亞克準備收拾東西打烊了,這時在旁等候已久的蓋茨趕忙屁顛屁顛地迎了上去,陪著笑臉跟喬布斯說明自己的來意,原來他想跟喬布斯合作。
蘋果的“Apple Ⅱ”賣得這麼好,一定沒有時間來為這種計算機編寫程式吧,但是微軟能夠為蘋果解決這個後顧之憂,比如說將BASIC編譯器移植到蘋果計算機之類的粗活重活就完全可以交給微軟來幹。
這是好事啊,從此蘋果專注於賣它的計算機,而微軟專注於為蘋果服務,大家一起來把這個市場做大做強,何樂而不為呢?
但是很遺憾,偉大的喬布斯卻不是這麼認為的。他本人一向來就自負,再加上產品賣得這麼好,當時幾乎就有了釋迦摩尼出世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那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那種囂張,他認為自己既然能夠弄出天底下最牛逼的PC,也完全能夠搞得出世界上最拉風BASIC直譯器。
總之言之,言而總之,當時的喬幫主就是瞧不上微軟,像“Apple Ⅱ”這麼超凡脫俗的產品,怎麼能用微軟這種不入流公司的軟體呢。
於是斷然拒絕。
日期:2014-08-04 10:17:01
但是蓋茨仍然不死心,繼續跪舔喬幫主。
喬幫主實在架不住蓋茨的軟磨硬泡,再加上看著蓋茨帶著眼鏡斯斯文文的樣子,估計人大概也比較老實,好感頓生。於是喬幫主心腸一軟,大手一揮,先給幾個小軟體讓你們微軟做做吧……此時的喬幫主完全沒有料到,在蓋茨那副斯文秀氣面孔之下,卻又一顆吞食天地的心。
蘋果跟微軟的那點破事我們暫時放一邊,現在我們來看看在“Apple 2”繼續火紅的那段時間裡,這個世界上另一個巨頭的應對。
作為計算機領域的巨頭,IBM一開始對喬搞的PC嗤之以鼻,但是隨著“Apple 2”的越賣越紅火,它開始有點心慌起來,難道說自己真看走眼了不成?思前顧後的想了一番,IBM決定出手,在個這塊市場上與蘋果一較高下。
IBM,全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光從名字的氣派程度而言,就足以秒殺蘋果、微軟這些小盆友們了。從老沃森開始創業起,IBM就在科技業的風口浪尖上獨領風*了數十年,始終是世界第一流的公司。
老沃森離世後,將IBM這艘航空母艦交到了小沃森手中。喬幫主大肆發展PC之時,小沃森看了一眼那玩意,然後丟下一句驚世駭俗的話——世界上只需要5臺PC。
接著小沃森的這句名言就傳開了,並引領了科技界幾年的潮流——幾乎沒人去搞PC。就當大家都以為搞PC的喬幫主要繼續非主流下去,都在質疑蘋果的時候,喬什麼都沒有說,一聲不響地進行著自己的事業。又或許是託了這句名言的福,大家都對這一塊領域幾乎視而不見,所以蘋果才趁機發展壯大。
然而發展壯大之後的蘋果不巧撞上了如日中天的IBM,一場PC市場的爭奪戰由此轟轟烈烈的展開。
在我所查閱的所有資料中,幾乎都不約而同的這樣寫道:八十年代初期(注意這個時間),IBM驀然回首,才發現看走了眼。當初根本不入法眼的小玩意,居然逐漸成長為一個巨大的產業,而蘋果也因此悄然成為這個產業的領頭羊。IBM這才醒悟過來,然後決定奮起直追,最終聯合各路諸侯戰勝了蘋果。
這樣的故事完全合乎邏輯,蘋果既搞硬體又弄軟體的貪婪行為引起了眾怒,於是強大的IBM率先發難,在其他眾多高手的幫助下,終於幹掉了邪惡的蘋果,拯救了世界?
尼瑪,拍科幻片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