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老安德森沉默了,他看了看兒子那充滿期盼的眼神,又再次看了看那本“天書”,什麼話都沒有說,走出了房間。

幾天之後,他從外地帶回來一臺個人計算機。

作為一名商人,老安德森敏銳的直覺告訴自己,這個不是一般的玩具,而是一樣可能極有前途的東西,更難得的是兒子居然喜歡它。他雖然希望兒子能在橄欖球上有所發展,但是作為一個極其開明的父親,他更希望兒子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有所建樹。

他帶回來的,並不只只是臺個人計算機,更多的是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和期盼。我能力有限,在你的人生路上不能給予你更多的東西。但是我會竭盡所能,在能力範圍內滿足你的要求。

擁有個人計算機之後的小安德森,越來越有向“駭客”演變的傾向。他花在程式設計上的時間,逐漸超過了吃飯、睡覺、上課、玩耍的總和,技術也一天比一天了得。

到了小學六年級,小安德森居然完整地開發出一款自動做數學作業的軟體。而他做這款軟體的初衷則是因為他覺得寫數學作業太過於繁瑣,而自己有太過於懶惰,沒辦法只好讓程式代勞了。

自從1975年蘋果打響了個人計算機的第一槍之後,這個產業迎來了十年的黃金髮展期。然而由於八十年代前期,資金過度投入到這個產業中,導致八十年代後期個人計算機產業的崩盤,但是經過洗牌之後的個人計算機迎來了穩固發展的九十年代。

雖然外界風雲變幻,蘋果的崛起,微軟的上位,IBM的絕地反擊,一出又一出的好戲絡繹不絕,江湖一片混亂。而這時小安德森在這十年裡正遠離塵囂,靜靜地在新里斯本小鎮裡擺弄著他的小計算機,完全不知道命運之神的降臨。他要把一個巨大的禮物送給小安德森,可是,小安德森,你準備好了嗎?

轉眼間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安德森已經成長成為一個計算機高手。憑藉著出色計算機水平而非橄欖球技術,安德森順利被伊利若斯大學香檳分校錄取。

日期:2014-07-09 11:44:28

美國高考錄取制度產生原因及其研究

在這裡我不得不詳細探討一下,在美國讀大學跟玩橄欖球有什麼關係,而跟學習計算機又有什麼關係,小安德森為何能憑藉出色的計算機水平而毫不費力的進入伊利若斯大學香檳分校?

美國跟中國一樣,要進入大學學習,必須要參加ACT或者SAT之類的考試,這類考試類似於中國的“高考”。但是美國跟中國又很不一樣,即便是你在考試中獲得最高的成績,也未必能進入美國最頂尖的大學。

也就是說在美國,成績的好壞跟大學的錄取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當然ACT或者SAT等成績也很重要,只是它的重要程度遠遠不如中國的高考成績。中國大學的錄取規則完全是按照高考成績的高低進行擇優錄取,“一考定終身”。

而美國的錄取方式卻頗有不同,其具體體現在:首先你可以參加多次高考(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很爽,但是更爽的還在後面)。然後你還可以選擇最好的一次高考成績寄給你心儀的大學,同時也要寄出你的個人資料。做完這一步,基本上就沒你什麼事了,你大可以天天睡到床上等候佳音了。而這些大學則會根據你的高考成績和個人背景進行綜合考慮,最後才決定是否要錄取你。

你一定會覺得,美國人怎麼會這麼奇葩?不就是上個大學嗎,搞這麼多花樣幹什麼,按分數論英雄豈不簡單明瞭,而且還省事。

在這裡,我不得不故作深沉的告訴你,其實,美國這種風格迥異的錄取體系是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的。

二戰以前,美國大學基本沿用歐洲的標準,這也是我國現行的錄取制度,以考試成績的好壞這個客觀標準來錄取學生。

美國最好的幾所大學(也就是所謂的常青藤院校)基本上被上流階層所壟斷。原因倒不是上流階層的孩子智商優秀,並且學習勤奮刻苦,最終邁入名校,成就輝煌人生路。而是這些大學在進行入學考試時,通常會考一些頗為生僻的課程,比如說古典文學、西方神學之類的,而這些課程只有在上流階層孩子就讀的私立學校才有得學。

在這種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就讀於公立學校那些一般家庭的孩子在考試之前就明顯處於劣勢。而考完試之後,這種劣勢就成了活生生不公平的現實。

這樣的現象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直到猶太人的大量湧入。

原因很簡單,猶太民族是一個非常聰明外加勤奮的民族,不僅經商如此,學習更是如此。

猶太人地孩子十分重視知識文化,為了能進入這些常青藤名校,幾乎是個個拿出了玩命的態度,不僅在考試之前把該學的課程全學了,甚至那些不該學的課程也學了。這些猶太孩子們不僅學習起來比較猛,考試起來更猛。

這樣努力的程度通常只會產生一個結果,上流階層的孩子在與猶太孩子的對抗中漸漸落於下風,而常青藤院校的名額之爭,先由美國上流階層的孩子的內部競爭,演變為美國上流階層的孩子同猶太孩子的外部競爭,到最後居然變成猶太孩子的內部競爭。

常青藤院校都是私立大學,其日常開支大多來自於社會上的捐助,而上流階層則是主要的捐助群體。經猶太孩子們這樣一弄,搞得上流階層很沒面子,學校們也覺得很不好意思。

必須要想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樣的事情倘若放在我國也倒是好辦。政府的頭頭腦腦們關起門來,開一個關於XXXX的座談會,會中達成了幾點共識,然後出臺一個檔案,內容如下:

由於猶太考生利用不正常手段在大學入學考試中屢次獲得高分,嚴重干擾了考試秩序和社會和諧。為了杜絕此類現象的再次發生,營造一個公平和諧的考試環境,現決定從即日起,不再將猶太考生的成績納入全部總成績進行排名,猶太考生的成績另外進行排名。同時,各所大學將按照一定比率錄取猶太考生。

我國政府絕對也沒少幹過這事。近些年關於不同地區之間“同卷不同分”的錄取機制引發了大量的非議。但實際上,非議歸非議,幹還是要這麼幹的。

日期:2014-07-09 11:45:39

雖然常青藤院校們十分想把那些“不受歡迎學生”阻擋在校門之外,但是卻沒有任何一所大學使用諸如此類的行政手段來干預這個問題。他們可能覺得這樣搞顯得太沒水平了,缺乏技術含量,大家都是搞知識搞教育搞文化搞意識形態的,你不拿個高招出來,不僅難以服人,恐怕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於是這些名校的精英們苦苦思索,直到哥倫比亞大學率先找到了一個對策。仔細分析一下,這確實是一個天才般的思路。

這個思路很簡單:既然猶太學生考試很厲害,取得的分數很高,那麼不再將考試成績作為錄取的唯一標準,不就行了?

這個說起來容易,但是卻不易實行。這裡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猶太人肯定是不幹的。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