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5年,在平靜地統治了藏區十三年之後,固始汗圖魯拜琥,這位被黃教徒尊為“丹津卻吉甲波”——“丹津”即“丹增”,指佛教護法神馬頭金剛,“卻吉”為“佛經”,“甲波”則是“王”,合起來便是“佛教護法之王”或“持教法王”——的蒙古可汗,於聖城拉薩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三歲,在當時絕對可稱高壽。隨著這位一代雄主的離去,多年積累的矛盾也逐漸冒頭和爆發,其中首當其衝的問題自然是,人口占少數的蒙古人和佔絕大多數的藏人,是否要重新分配權力?
從清朝以及西藏方面的史料來看,固始汗生前並沒有留下遺囑,或者說起碼沒有留下明確的政治遺囑。況且按照遊牧人的傳統,繼承權多是有力者得之,除非可汗生前就指定好繼承人,並且趁自己還活著刻意為其配置勢力,扶上馬再送一程才行,但顯然,固始汗並沒有這麼做。
固始汗的大兒子巴圖爾臺吉,當年曾是父親攻掠青藏高原的重要助手,不過後來和碩特汗廷遷往拉薩,巴圖臺和弟弟們都留在了青海,直到得知父親駕崩的噩耗。由於長子巴圖爾並沒有明確的汗位繼承權,固始汗的十個兒子,除了早已過繼給固始汗大哥拜巴嘎斯汗、留在新疆的四子達賴烏巴外,為爭奪老爹留下的遺產立刻打得不可開交。
如同一位隱忍許久蓄勢待發的高手,蟄伏多年的達賴喇嘛終於出招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