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錦寧是跟自己的未來夫君一起上學一起科舉一起做官的,就算有什麼,也只是跟齊慕遠。說她跟別的男人有染,那把齊慕遠當什麼了,傻子嗎?傻子能考上探花,短短三年的時間在大理寺做到正五品的位置,專查大案要案?傳閒話的人,把齊家置於何地?
再者,杜錦寧要是被封為公主,那就是皇家人了。非議皇家人,到時候齊慕遠的特務機構出動,揪出幾個人來嚴懲,就沒人膽敢再嚼舌根子了。
沒有世家挑事,一般老百姓除非別吃杜錦寧研究出來的米,否則就是沒良心。把輿論往這個方向引,那就什麼都不怕了。
他嘆道:“倒是我想多了。行,就照你說的做。”
說完這個問題,齊慕遠才又說第二個問題:“杜錦寧還問,皇上是否滿意現在的蔣家?”
齊伯昆微微一怔,繼而眼睛一亮,興致更高了:“她的意思是……”他眨巴眨巴眼,沒有說下去。
有些話不用說出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他摸著下巴想了想,對齊慕遠道:“你先別急著回信,我明兒個探一探皇上的口風。”
齊伯昆這種在朝堂上混了一輩子的老狐狸,想要探口風能拐上十幾個彎,讓人根本不知道他在是套話。
第二日他套了趙晤的話回來,便對齊慕遠道:“你跟杜錦寧說,皇上當初不過是暫時妥協。能削弱或除去蔣家,皇上求之不得。”
齊慕遠點點頭,寫了一封信,當天晚上去了那處聯絡點,把信放了進去。
這個聯絡點其實是一個十分普通破敗的小院子,杜錦寧當初重新給姐姐們分財產補嫁妝的時候,將它混雜在給杜方菲的財產裡,地契卻在她自己手上。杜方菲不像杜方苓和杜方蕙那麼精明,根本就不知道有這麼個院子存在。所以除了杜錦寧和齊慕遠,這院子平時都空著。
因為它太破敗,下雨漏雨,四面透風,連乞丐都不願意住進來;再加上他們的信又放在一個比較隱秘的地方,不是被人跟蹤,根本就不會有人發現這是他們的聯絡點。
這樣一來一回地聯絡了兩回,雙方便將計劃神不知鬼不覺地訂了下來。
不過這事要做得真,就不能急。時間定在了去日苯找人的官員回來之後。
此時乘船去日苯要看運氣,運氣好一路順風,十來二十天就能到;運氣不好遇到風浪,兩個月都不一定能到達。
所以如果不順利的話,杜錦寧沒準得在半年後才能回到京城。
好在齊慕遠並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他即便再思念杜錦寧,也知道此時杜錦寧的行蹤不能暴露一丁點訊息,否則就前功盡棄。杜錦寧從來不在信裡說她在哪兒,他也不問,更沒有在聯絡點埋伏尾隨拿信的人。
時間一天天過去,鴻臚寺的官員是夏天去的日苯,到天氣轉涼秋天到來之際,他們就回來了。還帶回來一個訊息,杜錦寧並不在日苯。
可不知這話是怎麼傳的,一下子就傳了出去,百姓們都知道了。最重要的是一傳十十傳百,訊息還大變樣。
坊間裡的小道訊息說,杜錦寧其實就在日苯,只是躲起來了,沒讓大宋的官員找到。
謠言又說,杜錦寧當初是被世家追殺逃去的日苯,日本國王極賞識他,把公主嫁給了他。杜錦寧大人投桃報李,把他研究的高產水稻也造福給了日苯民眾,並且打算呆在日苯不回來了……
這謠言一出,再想想無能的工部的官員把高產水稻弄得連一般稻種都不如,整個京城的百姓都炸了。
☆、第八百零九章 杜錦寧回京
京城裡的小道訊息傳得沸沸揚揚,趙晤就是坐在深宮裡也聽到了。
儘管挺相信鴻臚寺的那幾個官員不敢對自己隱瞞什麼,他仍然疑神疑鬼起來。
他讓人把這些人召進宮來,問他們道:“你們在日苯真沒看到杜錦寧?有沒有發現什麼不對的地方?”
鴻臚寺的那些官員聽到外面的訊息,都快嚇死了,這會子立刻喊起冤來:“回皇上,便是給臣幾個一百個膽,微臣也不敢隱瞞不報,犯欺君之罪呀。微臣幾個跟杜大人非親非故,如果真看到了他,或是有他的訊息,不可能不稟報於皇上。”
趙晤冷著臉道:“那為何外面會有那樣的傳言?是不是你們回去之後跟家裡人說了什麼?”
“回皇上,真沒有。”
“臣不敢。”
“事關朝堂之事,臣怎麼會跟家裡人說?”
幾個大臣紛紛磕頭否認。
齊伯昆在一旁及時為他們說話:“皇上,這幾位大人都是忠心耿耿的,應該不會隱瞞事實。畢竟這樣對他們沒什麼好處。”
幾個官員心裡頓時對他十分感激。
趙晤也知道這些官員不會這麼大膽,最重要的是,這樣做對他們沒有好處。
“陸九淵三人為什麼不願意回來?還有,你們真沒見到那個安適?”他問道。
這些情況,其實大家一回到大宋就跟趙晤詳細稟報了。
這會子見問,只得再一次解釋:“陸先生說茶道的傳播在日苯做得還不到位,得再呆上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因為微臣們跟陸先生等人見面的時候,他們身邊沒有安適這個人,微臣們也不知道此人的存在,所以沒問及此人,故而沒有見過。”
見從他們嘴裡再也問不出什麼新的訊息,趙晤擺了擺手,示意這些官員退下。
大家連忙鬆了一口氣,退了出去。
趙晤疲憊地將身子往龍椅上一靠,眉毛皺成了一個川字:“齊公,你說京城裡怎麼會有這樣的流言?”
齊伯昆遲疑片刻,道:“或許杜錦寧真的在日苯也未可知。”
趙晤一驚,坐直了身體:“怎麼可能?”他指著外面道,“難道他們都是騙朕的?”
“自然不是。”齊伯昆道,“如果杜錦寧真在日苯,日苯又知道她有這份本事,有意對咱們的官員封鎖訊息也不是難事。但皇上可別忘了,這次去日苯的還有船工,來往於大宋和日苯的還有和尚與商人,訊息也有可能是他們從日苯帶過來的。”
不等趙晤說話,他便道:“所以皇上,臣建議再派人去日苯,不過不要以朝庭的名義,而是以商隊的名義。只有這樣,才能在他們不設防的情況下探聽到確切的訊息。”
“好,就這麼辦。”趙晤立刻同意。
於是,隔了幾日,由宮裡太監、御衛、特務機構成員等組成的一支隊伍,全都假扮成商人乘船去了日苯。
京城世家出身的貴公子貴女們,每日的任務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在城裡玩膩了,就會跑到城外去玩上幾日。
此時正值深秋,泡溫泉的最好季節。貴公子貴女們便去了離京城幾十里路的山裡玩,這裡正好有蔣家的別院,可以呆在這裡吃吃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