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72

熱門小說推薦

子,再把話本印出來賣出去,也費不了多大的本錢。現在杜錦寧再不像原先那般一窮二白了,他手頭有錢,自己做就行了,為什麼非得拉大家入夥?還不是看在大家同窗、又合夥做了茶館生意的份上?

杜錦寧依著情份給他們入股子,他們怎麼能仗著這點情份佔杜錦寧的便宜?

這不好,不好!

杜錦寧看著關嘉澤和章鴻文紅紅白白的臉,朝齊慕遠看了一眼,心裡對他暗暗感激。

有些事,切入點不同,思考、衡量的角度自然不一樣。要是沒有齊慕遠的提點,雖然結果依舊是合夥,但這主次肯定沒現在那麼明,關嘉澤和章鴻文也感受不到她的心意。

關嘉澤在人情世故上差一些,但性格開朗爽利,家境富足的他對錢財也看得極輕,當即道:“杜錦寧,你還是自己開書鋪吧,我們就不合夥了。”

章鴻文也趕緊點頭附和:“對對,你自己開就好了。”

杜錦寧將手一揮:“不用多說了,我說合夥就合夥。不過,這書鋪我仍然佔五成份子。博雅書鋪原先想以八兩銀子的價錢買我一冊話本,我現在仍以這個價錢賣給書鋪,你們可有異議?”

“沒異議,沒異議。”關嘉澤頓時高興了。

他不是為了能入股書鋪賺錢而高興,而是覺得杜錦寧有錢同賺有福共享,十分講義氣,這是真心把他們當兄弟看待呢,他自然打心眼裡高興。

章鴻文自然也高興,不過……

想到要要拿錢入股,他就猶豫了,問道:“那要多少錢入股呢?”

杜錦寧是個走一步看十步的人,早在打算開書鋪的時候,她就已打算好了,轉頭對莊越道:“莊掌櫃,如果咱們不買鋪面,只租鋪子,面積也不用太大,有這茶館的一半大小也就夠了,後頭也不需要帶院子。地段嘛,就這附近。你覺得大概需要多少租金?”

莊越做了那麼久掌櫃,對於這些自然是門兒清的:“一個月大概也就七八錢銀子左右。”

這個茶館,買下來也才一百八十兩,面積還挺大。這片地段也不是城裡最繁華的地段,租個小些的鋪面,還真不需要多少錢。

“就算這鋪面押一付三,也不過幾兩銀子,這一塊的支出並不大。”杜錦寧看著眾人道,“在成本里佔大頭的,還是印刷話本的成本,無論是印刷的人工還是紙張,都不便宜。尤其為了防止盜版,我們需要一次性印刷較多的書冊,也降低一些印刷的成本。如此一來,在這方面投入可能大一些。我這兩日算了一下成本,需得前期投入五十兩銀子才能做起來。”

因為有開書鋪的打算,她自打搬到城裡以後,有空便會去打聽一下這時代的印刷技術和方式。活字印刷早已有了,這時代用得還算不錯。城裡印刷書籍的作坊也有兩家,其中一家叫曹記書印的作坊口碑比較好,印出來的書冊質量不錯,速度也能跟上。

不過現在仍然採用人工操作,紙張又貴,故而印刷的成本極高。

章鴻文一聽這個價錢,就鬆了一口氣。

五十兩銀子,一成的話也就五兩銀子,他還出得起。

“行,一切按你說的算。”關嘉澤對於這些,並不十分在意。他看重的是情誼。只要杜錦寧不撇下他們吃獨食,他就很高興。

“你佔五成份子是不是太少?我們每人各要一成就行了,剩下的七成都歸你吧。”齊慕遠道。

“對對,你佔七成。”關嘉澤又毫無原則地附和起來。

杜錦寧搖搖頭:“這書鋪不僅賣我的話本,我還打算印些程文出來賣。到時候,這些可得勞煩關大哥你們。”

關嘉澤和齊慕遠一呆:“程文?”

“是啊,最捨得買書的人是誰?是要考功名的書生。他們最需要的書是什麼?除了四書五經以外,就是程文了。四書五經有別的書鋪出售,咱們雖可順帶賣一賣,但賺不了大錢。賺大錢的就在程文上頭,這可是獨家生意,往後書院的書生們非得盯著咱們書鋪買書不可。”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會心一擊

所謂的程文,就是考官擬做的範例文,或是科場應試者寫出來的優秀文章。在杜錦寧看來,這就是後世老師的範例文和學生高考時的滿分作文。想想後世每個學生人手一本的《滿分作文》,在這科舉為唯一出路的古代,程文會不好賣嗎?

杜錦寧這段時間跟著關樂和在書院裡混,因為目標不是為了參加科舉考試,所以的目光並沒有死盯在四書五經上,而是在完成關樂和佈置的課業之餘,關注自己想知道的東西,時刻為賺錢大業做準備。

這段時間,她就曾打聽過程文,結果發現,書院裡每年會有一些科場的應試程文流傳出來,但正兒八經地把這些程文印成書出售的,幾乎沒有。

古代的科考改卷可不像現代,那是主觀性很強的,也因此,主考官的偏好就十分重要。主考官偏好語言樸素而言之有物的文風,你卻寫得詞藻華美、內容空洞,他必然不會取你;反之,主考官欣賞如駢文一般華麗的文章,你卻寫得樸實無華,自然也入不了考官的眼。

因此,主考官做出來的示範性程文就很重要了。如果你能找到他寫的程文來研究一番,針對他的喜好寫出適合其風格的文風,考中的機率就大大增加。

至於考生的優秀程文,自然是讓學子們知道自己寫的文章跟人家的差距在哪裡,從來學習別人的長處,把文章寫好。《滿分作文》所起到的示範作用,那是毋庸置疑的。

而這些程文,就需要關嘉澤和齊慕遠動用他們的關係才能拿到了,可不是像杜錦寧、章鴻文這些寒門學子能夠得上的。

杜錦寧開這個書鋪,仍然把關嘉澤、齊慕遠拉來入夥,也是存有私心的。

關嘉澤和齊慕遠從五六歲起就開始唸書,兩人都已到了可以下場科考的地步了,自然知道程文的重要性;便是章鴻文作為乙班的學子,也早已開始看著程文學習做文章了。杜錦寧一說這個,他們就領悟了杜錦寧的做法,精神一下子就振奮了起來。

“你別說,這買賣還真做得。”關嘉澤拍著桌子,興奮地道。

“可……可咱們這樣做,會不會影響書院啊?”章鴻文結結巴巴地道。

博閱書院之所以有名,考中的學子之所以多,關樂和每年從各處淘弄來的程文佔了很大的功勞,這是博閱書院的優勢。一旦他們幾個把程文印出來賣,讓所有的考生人手一本,那博閱書院的優勢豈不是被毀掉了嗎?無端地增加了博閱書院學子們競爭對手的實力,這必然是關樂和等人所不喜的。

為了賺點錢,把書院的利益給賣掉,山長知道了,非打死他們不可。

杜錦寧便望向了關嘉澤。

其實對於這個,她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