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42

熱門小說推薦

古代都是講虛歲,即把懷在孃胎裡的那十個月都算進去的了。按照現代的演算法,她現在只有九歲。

杜錦寧瘦瘦小小,比她的年齡看著還要顯小,她報的“十歲”倒沒讓關嘉澤感覺意外,但這兩個字卻觸動了他,他回想了一下自己十歲的時候在幹什麼,似乎每日在學三百千和練字,再看看眼前這個瘦瘦小小的孩子,他沉默了。

杜錦寧今天來,是有目的的。她看到關嘉澤這表情,趕緊又道:“你要是不信,可以問問你們書院的章鴻文,他是我們村的。上次賣書的時候我還不認識他,後來在別人家遇上,才知道他竟然跟我同村。”

“章鴻文?”關嘉澤在腦子裡搜尋了一下這個名字,依稀有點印象。

不過眼前這個小孩兒會寫話本,這事雖然讓他吃驚,但還不到讓他十分關注的程度。這事是不是真的,跟他沒半文錢關係。

他揮了揮手裡的書:“這話本多少錢?”

看在這小孩子年紀小小就會寫話本的份上,他就不在乎這本書值不值二兩銀子了。

杜錦寧見他並沒有問自己更多的情況,似乎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樣子,她也沒沮喪,依然十分平靜地道:“一兩五錢銀子。”

關嘉澤訝意地挑了挑眉:“不賣二兩銀子了?”

杜錦寧搖了搖頭:“這本書是三冊,你買了第一冊,必然會買第二冊、第三冊。三冊一起四兩五錢銀子,算是給你優惠價了。別人買東西多了總得便宜些不是?”

關嘉澤對杜錦寧的興奮大了幾分,笑道:“你這小孩兒,倒是有點意思,小小年紀就這麼會算賬。”

他從懷裡掏出一塊碎銀,遞給杜錦寧,道:“行了,你再寫出下一冊,記得拿來找我。”說著,便進了書院。

杜錦寧拿著手上那塊差不多有二兩重的銀子,望了望消失在側門處的背影,笑了笑,轉身一步一步地下了坡,離開了書院。

好不容易來一次縣裡,她自然不會這麼快就回家。隨意尋了一條路,她就開始逛起縣城來。

這縣城倒比她相象中的還要大,倒跟後世那種大縣差不多,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各有一條繁華的大街,城裡大部分的買賣鋪面都在這兩條街上。

她花了大半個時辰把這兩條街走完,發現除了原先那叫的書鋪外,另一條街上還有三家書鋪,其中兩家跟差不多大;另外一家規模比這四家都大得多,叫做如玉齋,店名大概出自“,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

杜錦寧進了如玉齋。這個店的小二倒沒有裡的小二那般勢利,沒有阻攔,只是在她進去後暗地裡十分“關照”,生怕她盜了書或是盜了別的客人的銀子。

衣冠取人是常情,杜錦寧也懶得理會這些人,徑自在屋裡四處看了看,便指著一本書對櫃檯裡的掌櫃道:“勞煩,把那本《簪花記》拿給我看看。”

小二和掌櫃都很意外她竟然識得字,把提著的心都放了下來,掌櫃將書拿過來遞給她。

杜錦寧翻了翻,便把書遞了回去,搖了搖頭:“謝謝。”

掌櫃又挑了挑眉。

說實在的,這古代可不像現代那般,打小就要求人人都講究文明禮貌,“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這些話時刻掛在嘴上,都成了一種語言習慣。

古代人中,那些家裡有唸書人,教養好一些的,可能講究這個,會教孩子;更多的整日為餬口而奔波,能不粗話連篇就已不錯了,文明禮貌是什麼?能當飯吃麼?

所以遇上杜錦寧這麼個有禮貌且能識字的,掌櫃對她的印象大為改觀,笑道:“這本話本,是我們店賣得最好的了,小公子不賣回去看看?”

“不好看。”杜錦寧道。

掌櫃也不跟她爭辯,將書又放了回去。

這本《簪花記》講的是才子佳人的故事,面前這個小孩兒看起來也就八九歲的樣子,對這種情情愛愛的話本不感興趣也很正常。

這個書鋪的書都是明碼標價的,也省了杜錦寧問價。她在書鋪裡轉了一圈,並沒找到什麼感興趣的書,最後指著一迭紙道:“這個來半刀。”

這店裡的紙也分成好幾等,有那雪白的質量好的,也有發黃粗糙價錢便宜的。杜錦寧選了一種中間偏下價錢的。除外之外,她又要了兩支毛筆,兩塊墨條。

她在現代用慣了好東西,那些實在粗劣的她看不上眼,後面這兩樣也是中間偏下價錢的。但這麼一算下來,她還是一下子花了五錢銀子。

看來讀書還真是費錢。

掌櫃和小二見她付錢的時候眼睛都不眨,心裡大呼看走眼了。他們實在沒想到這麼個面黃肌瘦、穿著補丁摞補丁的粗布衣裳的小子,竟然能掏出這麼多錢買紙筆。

“還有硯臺,小公子要不要?我們便宜些賣給你。”小二殷勤地問道。

杜錦寧搖搖頭:“硯臺有了,不用買。”說著拿起小二給她包好的東西,揚長而去。

“也不知是哪家的小公子。”小二向掌櫃笑著閒話道,“真是完全看不出來。”

“這孩子雖然穿著破爛,但舉止從容、進退有度、彬彬有禮,不是一般人家出來的。”掌櫃搖頭道,又教導小二,“看人不能看表面。”

小二表示受教。

杜錦寧出來,找了個僻靜的巷子,把外面那層薄棉襖脫了,將半刀紙圍一圈綁在身上,這才將棉襖穿上。毛筆和墨條則揣在懷裡。

☆、第四十七章 巧遇

她本就瘦弱,這破棉襖又是杜方蕙穿剩下的,平時穿著還有些空蕩。現如今把紙往腰肚上一圍,穿上棉襖倒正合適,一點也看不出臃腫來。

她這才往回走,順道在路邊買了一個肉包子,邊走邊吃。

今天早上陳氏還是在牛棚裡做的早飯,她只吃了一碗白米粥和幾塊鹹菜,這時候早已肌腸轆轆了。在現代時習慣了一日三餐,穿到古代每日就早晚兩碗稀粥,她還真不大受得了。

這肉包子,她倒想給陳氏和三個姐姐每人買一個,但這目標太大,讓牛氏發現了可不是玩兒的。而且她賣話本的事,陳氏擔心杜方苓和杜方蕙嘴不嚴,叮囑她不要跟姐姐們說,因此這買包子的錢打哪兒來,解釋起來也費勁,乾脆她就不買了。

反正在她的謀劃下,分家應該不遠,以後好日子有的是,吃好東西也不爭這一時。

一個肉包子快吃完時,她已走到接近城門口的地方了。

“咦。”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杜錦寧一愣之下,迅速地閃身進了巷子,再伸出頭來朝外面張望。

到杜雲年她還不怎麼認得。雖說原主的記憶裡有這麼個人,但平時打照面的時間少,記憶也模糊。

但昨晚她還跟杜雲年吃了一頓飯,她自然一眼就把杜雲年認出來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