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難混入。也就是說,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很高……對了,市警那邊有人去調取監控錄影嗎?”
說到最後一句,我轉頭向室內忙於將遺體拼湊整齊的法醫發問。
“啊,已經有人去了。”
一名年輕的女性法醫抬頭回答,“今天一大早又是綁架、又是兒童誘拐,署裡只留下新人,難免有些手忙腳亂的。不過基本的偵訊流程大家都懂,應該沒什麼問題。”
“那就好。被害人家屬只有門口那位先生嗎?他是不是還有個女兒?”
“是的,好像是叫做‘咲良’。星島先生說擔心女兒留下心理陰影,所以沒有帶她來現場。”
大約是對降臨在這一家人身上的慘劇心懷不忍吧,女法醫輕輕抿了下嘴唇,略帶遲疑地開口道。
“遺體損毀太嚴重了,又是異能犯罪,我們所能做到的恐怕十分有限。柚木小姐,你認為這起案件會與星島夫婦的兒子、兄弟……或者那個侄女有關嗎?”
我衝她心平氣和地一笑:
“‘我認為’並不算數,讓證據說話吧。對了,方便和我談談門口那位被害人家屬——兼犯罪嫌疑人的個人情況麼?”
……
與法醫閒談的結果不出所料,星島一家,無論是父母子女,還是那位神經質的可疑叔父,都與電視劇中令人豔羨的“模範家庭”一樣無懈可擊。
如果將他們的個人資訊簡要歸納一下,大致就是如下這樣:
誠(被害人)+惠(被害人)→英(被害人的獨生子,就讀於櫻川中學)
|
|兄弟
|
勝(櫻川中學教師,妻子於八年前病故)→咲良(被害人的侄女,就讀於寄宿制高中)
與此同時,本部反饋回來的訊息同樣令人扼腕。
巖窟王一語成讖,星島家確實與“異能”這個詞毫無關聯。別說是家族內部了,就連他們工作地點的同事、學校的同班同學,甚至整座公寓的左鄰右舍之中,都沒有出現過任何異能者的相關記錄。
換句話說,犯人要麼是我們從未登記過的新生異能者,要麼就是與被害人無冤無仇,純粹一時興起的過路殺人魔。
“行吧,這下真是大海撈針了。”
因為早有心理準備,我也並不因此而感覺氣餒,只是見怪不怪地一聳肩膀。
“兩位,你們有什麼發現嗎?”
“沒有啦。這戶人家佈置得完美過頭了,反而有點叫人噁心。又不是哪裡的聖女大人……”
貞德頭也不回地丟擲回話,這發言足以讓我被當場停職。
我別過臉衝她瞄了一眼,發現她正眯細眼睛打量一排緊挨著天花板的高檔書架,神色專注得近於嚴肅。書架上大多是標題晦澀難懂的厚重專著,隨便抄一本都可以當做兇器。
“就算感興趣,你也別在這裡開始學習啊。”
巖窟王恰好從房間另一頭踱步過來,隨口調侃她道:“況且,這種家庭的藏書也多半枯燥乏味,不可能與法利亞神父的教誨相提並……等一下。Master,你過來看看這個。”
“怎麼了?”
我剛要推開星島英臥室虛掩的房門,聞言轉身望去。
巖窟王所指的是書架其中一層——確切來說是三層——除了父母工作所需的專業書、供孩子閱讀的名著和教輔材料之外,書架上還擺放著滿滿三層關於少兒教育的書籍,譬如《青少年訓練手冊》、《如何培養孩子社交》、《如何讓孩子聽你的話》、《叛逆期教育指南》、《通往哈佛之路》等等,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育兒經”。
“……也太誇張了吧。有必要買這麼多嗎,這家人是有多奢侈啊?”
貞德咋舌。
“就是啊,超浪費的。”
作為當代赤貧階層,我完全贊同她重點歪到天邊的結論。
幸好巖窟王沒有被我們可恥的仇富心帶偏(畢竟他本來就很有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其中異常:
“即使是望子成龍,這也未免太過偏執了吧。光從書名來看,比起關心,其中‘控制慾’的色彩反而更加鮮明。”
“……”
我明白他想說什麼。
星島英。
英雄的英,英傑的英,精英的英。
面容蒼白寡淡,性格敦厚內斂,成績一般,在學校毫無存在感,各方面都只能稱得上“平庸”的少年。
——他那對優秀的精英父母,對這個兒子真的滿意嗎?
——他們進行過怎樣的教育?希望將他培養成什麼樣的人?
我試圖從書架上抽出一兩本“育兒經”稍加翻閱,就在這一霎間,我忽然發現書架底層附近的牆角留有什麼東西。
“這是……”
就好像被人按下暫停鍵一樣,我向書架伸出的手驟然凝滯在空中。
那是汙漬。
小小的一塊,若非低頭細看便無法察覺,靜靜綻放在潔白牆面上的灰色梅花。
那形狀,就宛如是——
(……貓的,足跡?)
就在同一時刻,代替我前去檢視臥室的貞德也“噫”了一聲:
“我說,這是什麼啊?那小鬼該不會一直生活在這種房間裡吧,他精神還正常嗎?”
“……”
籠罩在心頭的陰雲再次壓低,我“喀啦”一聲僵硬地轉動脖頸。
穿過洞開的臥室房門,一眼就可以看見其中景象。
以星島英的年齡來說,他這間臥室可以說相當寬敞開闊,裝修也堪稱精美,想必父母十分捨得為他花錢。
但是,其中卻看不見任何反映適齡男孩喜好的物品。電腦、遊戲機、漫畫與玩具模型自不必說,就連運動器材也只有一副掛在牆上的網球拍——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曾經旁觀過螢丸班上的同學結伴打網球,其中並沒有英的身影。
或許是不擅長,亦或許是不喜歡。總而言之,我認為他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將網球拍掛在牆上的。
除此之外,這間臥室的四壁都被各種五花八門的紙片填滿,遠看直令人頭暈目眩。
如果走近前定睛細看,就會發現那些“紙片”是父母為獨生子制定的生活規範、學習計劃、假期時間表等等,其中也夾雜著各種激勵孩子奮發圖強的諺語和心靈雞湯,電腦製作的“成績與排名變化曲線圖”,以及星島英從小到大獲得的各種獎狀。不過,由於他成績與才藝都平凡無奇,那些獎狀要麼是三等獎、鼓勵獎,要麼就是用於表彰學生品質的“勤奮獎”和“樂於助人獎”,與一般意義上的優等生相去甚遠。
尤其匪夷所思的是,牆壁上還張貼著大量星島英手寫的“檢討書”。而他所檢討的事項,無非也就是諸如吃飯剩了半碗、與同學玩耍耽誤了回家時間、考試中犯了低階錯誤之類,雞毛蒜皮的日常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