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不容樂觀的還有應侯范雎的封地。應城,今河南省寶豐西南,武關早已遙不要及了,它的南面是楚方城,北面是韓國的地盤,看樣子又是兩國邊界的走廊地帶。應城孤傲地楔在走廊裡,彷彿棄子。戰國那年頭,混碗飯吃不容易啊。
裂土分封是秦孝公口頭答應商鞅的,後來寫入了二十等爵軍功制,到了多少級別就可以享有多少土地,但與郡縣制的基本精神確有牴觸之處。面對失地失爵的昔日貴族之質疑,以及他們的心理健康——失衡,秦廷很可能採取了折衷的政策,越靠近邊境線也就意味著越靠近不確定,也就意味著那地的宗主權本來就存在爭議(守得住算你的,守不住算活該),也就能暫時擱置輿論。所以越往後,秦廷對封侯裂土的控制越嚴。老將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赴楚,而作為稱孤道寡的君王,多疑當是其職業性質之一。為了讓多心的秦王政放心,王翦耍了個心眼,多次派人向他提出這要求那條件。秦王政笑著問他,這麼怕窮麼?王翦接下的回答不管怎麼說都應該算是大實話,折射了當時社會的基本面:
“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
戰功赫赫的老將王翦尚且如此,何況他人。
日期:2014-09-12 20:48:26
【連載46】
秦統一中國後,動手削低郡城、縣城的城牆,銷燬天下兵器,以此作為禮花歡迎難得的和平時代的降臨。《史記·李斯列傳》接著說到:“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後無戰攻之患”。我認為,這句話有權獲得深刻地研究。早早舉白旗投降的衛君角,公元前241年被遷到野王,一直在那裡呆了32年,直到秦二世將之廢為庶人。這一事實表明,“使秦無尺土之封”是在承認已有現實的基礎上的政策調整。自此之後,無論皇帝的嫡系子弟,還是功勳卓著的功臣,皆不得裂土封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